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研究
内容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15页 |
(一)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第8-9页 |
(二) 相关范畴与概念界定 | 第9-11页 |
(三) 研究现状与文献综述 | 第11-13页 |
(四) 研究方法和基本思路 | 第13-15页 |
一、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 第15-22页 |
(一) 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兴起的背景 | 第15-18页 |
(二) 初创阶段 | 第18页 |
(三) 巩固阶段 | 第18-19页 |
(四) 困难阶段 | 第19-20页 |
(五) 提高阶段 | 第20-22页 |
二、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内容与特点 | 第22-37页 |
(一) 冬学的组织与动员 | 第22-28页 |
1. 冬学的组织 | 第22-25页 |
2. 冬学的动员 | 第25-28页 |
(二) 冬学的教师 | 第28-30页 |
1. 冬学教师来源渠道多样 | 第28-29页 |
2. 冬学教员文化与思想素质 | 第29-30页 |
3. 冬学教员为义务职 | 第30页 |
(三) 冬学的教学形式 | 第30-33页 |
1. 教学形式主要依照教学内容分类 | 第31-32页 |
2. 其他教学形式作为补充灵活多样 | 第32-33页 |
(四) 冬学的教学内容和方法 | 第33-37页 |
1. 课程内容主要是四方面的教育 | 第33-34页 |
2. 教材来源广泛且紧密结合抗战形势编写 | 第34-35页 |
3. 教学内容结合成人的特点和农村的生活环境 | 第35-36页 |
4. 教学方法依具体情况而定 | 第36-37页 |
三、华北抗日根据地冬学运动的影响及其评价 | 第37-46页 |
(一) 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冬学运动的影响 | 第37-42页 |
1. 民众思想觉悟的提高 | 第37-39页 |
2. 民众文化水平的提高 | 第39-42页 |
(二) 对华北抗日根据地开展冬学运动的评价 | 第42-46页 |
1. 乡村社会面貌得到改变 | 第42-43页 |
2. 教育取得实效,但有一定的局限性 | 第43-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