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冀鲁豫边区救灾事业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s | 第7-9页 |
导论 | 第9-13页 |
第一章 冀鲁豫边区的历史沿革 | 第13-19页 |
一 冀鲁豫边区成立的背景 | 第13-14页 |
二 冀鲁豫边区区域变化 | 第14-19页 |
第二章 冀鲁豫边区的灾情 | 第19-39页 |
一 旱灾 | 第19-24页 |
二 水灾 | 第24-27页 |
三 虫灾 | 第27-30页 |
四 瘟疫 | 第30-32页 |
五 雹灾 | 第32-33页 |
六 敌祸 | 第33-39页 |
第三章 救灾政策与机构 | 第39-44页 |
一 救灾政策 | 第39-41页 |
二 救灾机构 | 第41-44页 |
第四章 直接救灾措施 | 第44-52页 |
一 政府筹款,实行急赈 | 第44-46页 |
二 互相借粮,就地自救 | 第46-48页 |
三 安置灾民 | 第48-50页 |
四 照顾妇幼 | 第50-52页 |
第五章 恢复农业生产措施 | 第52-69页 |
一 兴修水利 | 第52-55页 |
二 垦殖荒地 | 第55-56页 |
三 灭虫运动 | 第56-59页 |
四 农业生产互助 | 第59-60页 |
五 贷种贷款 | 第60-62页 |
六 推广农业技术 | 第62-64页 |
七 推行吴满有运动 | 第64-65页 |
八 赎地运动 | 第65-67页 |
九 发展畜牧业 | 第67-69页 |
第六章 发展工商业措施 | 第69-80页 |
一 发行抗钞,统一货币 | 第69-70页 |
二 成立公营商店,实行公营贸易 | 第70-73页 |
三 加强集市管理 | 第73-74页 |
四 发展贸易,支持救灾 | 第74-76页 |
五 发展具有商业性质的合作社 | 第76-77页 |
六 扶植纺织业等手工业生产 | 第77-80页 |
第七章 其他救灾措施 | 第80-91页 |
一 减负救灾 | 第80-85页 |
二 节约救灾 | 第85-86页 |
三 精兵简政 | 第86-87页 |
四 部队参加生产 | 第87-88页 |
五 反资敌反抢粮 | 第88-90页 |
六 开展赎人运动 | 第90-91页 |
第八章 冀鲁豫边区救灾的特点、成效及经验 | 第91-98页 |
一 冀鲁豫边区救灾的特点 | 第91-93页 |
二 冀鲁豫边区救灾的成效 | 第93-95页 |
三 冀鲁豫边区救灾的经验 | 第95-98页 |
参考文献 | 第98-102页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102-103页 |
后记 | 第10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