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中国共产党科技活动及其价值探析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土匪的分化研究
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研究
“广田三原则”评析
南京国民政府废两改元政策研究
论解放战争时期中共合江根据地创建和发展
南岳军事会议述评
日伪时期兴农合作社研究
民国时期镇平县自治运动研究
国际友人眼中中共抗日根据地的乡村社会
论抗战时期张澜的民主宪政思想
日本对齐齐哈尔地区的移民活动
满洲铁路对中国东北的影响
论九一八事变期间日本对英国“政治绥靖”政策的利用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疫病流行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难民潮的形成与应对
抗战时期湖南机械工业
抗战时期张申府的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探微
谭延闿与第一次国共合作
1927-1937年湖南银行业研究
抗战时期湖南各界抗敌后援会研究
黄爱、庞人铨与湖南工人运动领导权的转移
中共对于国民党北伐的态度及其演变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平江公农运动述评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外宣传工作研究
从《申报》美容、化妆品广告看三十年代上海的审美文化与社会生活(1930-1939)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社论研究
抗战初期长沙文化繁荣对长沙城市文化的影响研究
抗战初期湖南省政府民众动员研究(1937-1938)
知识界眼中的苏联(1937-1945)--以《申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知识界与中东路事件
论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与中间势力的关系
战时儿童保育会与中国女性(1938-1946)
1927-1937年河南地权研究
抗日战争前后浙江桐油贸易研究(1927-1946)
抗战时期湖北地区伤病军人救助、慰劳研究
纪念中的矛盾与冲突--南京国民政府的五一劳动节(1927-1937)
论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在湖北的合作
论1935-1937年湖北省土地陈报
国民政府时期金水农场地权纠纷研究
抗战时期江西的难民垦殖
政府、民间、寺僧之间的博弈--以民国宜都写经寺庙产纠纷案(1930-1948年)为例
论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社会部的社会救济
战后武汉社会救济事业研究(1945-1949年)
善后救济总署湖北分署研究
政治变迁中的劳资关系:1946-1956
南京国民政府“五九”国耻纪念述评(1927-1937)
《国闻周报》对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的观察和思考
抗战时期湖北省国统区粮食管理述评
抗战初期救国公债研究
上一页
[66]
[67]
[68]
[69]
[70]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