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引言 | 第9-12页 |
第1章 抗战前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的发展脉络 | 第12-18页 |
·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的萌芽时期(1911-1917) | 第12-13页 |
·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的初步形成(1917-1925) | 第13-15页 |
·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的进一步发展(1925-1936) | 第15-18页 |
第2章 抗战时期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的构建 | 第18-27页 |
·联合抗战的思想 | 第18-21页 |
·建立联合战线的思想 | 第18-20页 |
·如何实现联合的思想 | 第20-21页 |
·主权在民的思想 | 第21-24页 |
·实现民主的前提 | 第21页 |
·民主的实质 | 第21-22页 |
·民主的基础 | 第22-23页 |
·全面的民主 | 第23-24页 |
·民主宪政的思想 | 第24-27页 |
·宪政的意义 | 第24页 |
·人民制宪的思想 | 第24-25页 |
·地方自治的思想 | 第25-26页 |
·议会政治的思想 | 第26-27页 |
第3章 抗战时期张申府民主实践活动考察 | 第27-43页 |
·高举抗日救亡旗帜,致力维护国共合作 | 第27-32页 |
·积极从事救国会活动 | 第27-29页 |
·强烈谴责汪精卫叛国行为 | 第29-30页 |
·致力维护国共合作 | 第30-32页 |
·竭力为战时文化教育建设献计献策,奔走呼号 | 第32-36页 |
·张申府与新启蒙运动 | 第32-33页 |
·张申府的战时教育思想 | 第33-34页 |
·张申府与战时文化活动 | 第34-36页 |
·力争政治民主,发起与组织民主宪政运动 | 第36-43页 |
·张申府与第一次民主宪政运动 | 第36-39页 |
·张申府与第二次民主宪政运动 | 第39-43页 |
第4章 抗战时期张申府民主政治思想及实践评说 | 第43-46页 |
·时代意义及现实启示 | 第43-44页 |
·历史局限性 | 第44-46页 |
结语 | 第46-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