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时期《解放日报》社论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9页
第一章 绪论第9-16页
 第一节 选题背景第9-10页
 第二节 研究意义第10-11页
 第三节 文献综述第11-13页
 第四节 研究对象、内容和方法第13-16页
  一、研究对象的界定第13-14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第14-15页
  三、研究的主要方法第15-16页
第二章 《解放日报》及其社论概况第16-30页
 第一节 《解放日报》创刊的历史背景第16-18页
 第二节 《解放日报》改版的经过第18-20页
 第三节 改版前《解放日报》的社论第20-25页
  一、社论的基本特点第20-24页
  二、社论的不足之处第24-25页
 第四节 改版后社论的显著变化第25-30页
第三章 《解放日报》社论的内容与作用分析第30-53页
 第一节 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党的喉舌第30-34页
  一、宣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第30-32页
  二、陈述和批判国民党政府的"不作为"第32-34页
 第二节 评论国内战争风云,纪录历史史实第34-36页
  一、宣传灵活多变的战术第34-35页
  二、总结战争的成与败第35-36页
 第三节 宣传伟大的整风运动,加强思想改造第36-42页
  一、提倡实事求是的学风第37-38页
  二、提倡民主团结的党风第38-40页
  三、提倡生动活泼的文风第40-42页
 第四节 指导群众生产生活,反映边区新面貌第42-48页
  一、倡导边区开展大生产运动第42-45页
  二、宣传丰富多彩的民主政权生活第45-46页
  三、指引科教文卫事业发展的新方向第46-48页
 第五节 关注国际政治风云,评述苏德战争第48-53页
  一、评析世界各国的政治局势第48-49页
  二、评论苏德作战的过程与方法第49-50页
  三、关注世界各地的民族解放斗争第50-53页
第四章 《解放日报》社论写作的理论探索第53-70页
 第一节 社论写作的业务探讨第53-60页
  一、社论不等于时评第53-55页
  二、朴实的文风与语言第55-58页
  三、注重辩证法的说理分析第58-60页
 第二节 社论撰稿人的素养第60-66页
  一、追求真实第60-61页
  二、注重知识与材料的积累第61-64页
  三、勤于写作与精心修改第64-66页
 第三节 社论的写作特色第66-70页
  一、选题策划上多样化第66页
  二、语言风格上通俗化第66-68页
  三、评论形式上多元化第68页
  四、论证方法上特色化第68-70页
第五章 《解放日报》社论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第70-82页
 第一节 《解放日报》社论的历史经验第70-75页
  一、借助时机发挥舆论引导功能第70-71页
  二、运用灵活多样的宣传策略第71-73页
  三、善于使用批评的武器第73-75页
 第二节 《解放日报》社论的历史教训第75-79页
  一、避免典型宣传中的假大空第75-76页
  二、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第76-78页
  三、杜绝华而不实的文风第78-79页
 第三节 《解放日报》社论对当前党报改革的启示第79-82页
结语第82-84页
参考文献第84-88页
附录第88-89页
致谢第89-90页

论文共9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抗战初期长沙文化繁荣对长沙城市文化的影响研究
下一篇:梁诚外交思想与实践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