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抗战初期救国公债研究

中文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绪论第9-14页
 (一) 选题缘起及意义第9-10页
 (二) 学术史回顾第10-14页
一、救国公债的发行第14-28页
 (一) 救国公债的发行原因第14-23页
  1. 国民政府财政收入锐减,财政赤字严重第14-18页
  2. 民众购买力的增强第18-22页
  3. 南京国民政府有发行公债的成功先例第22-23页
 (二) 救国公债的经募机关及发行制度第23-28页
  1. 经募机关的设立第23-25页
  2. 救国公债的发行制度第25-28页
二、救国公债的劝募第28-34页
 (一) 形式多样的劝募宣传第28-30页
 (二) 认购办法的补充第30-34页
  1. 统一公债息票抵缴公债第30-31页
  2. 各省特产品抵购救国公债第31页
  3. 推行救国储金办法第31页
  4. 存款提成购债第31-32页
  5. 房租购债第32-34页
三、政教机关的认购—以规定、训令、分摊为主第34-40页
 (一) 公务员认购救国公债第34-35页
 (二) 邮差认购和推销救国公债第35-36页
 (三) 军界积极认购救国公债第36-37页
 (四) 教育界积极认购和劝募救国公债第37-40页
四、实业界的认购—以敦促、分配为主第40-45页
 (一) 商界积极劝募和认购第40-42页
 (二) 金融界积极认购救国公债第42-45页
五、其他社会群体的认购—以号召为主第45-52页
 (一) 妇女界积极劝募和认购第45-47页
 (二) 各地旅沪同乡会踊跃劝募和认购第47-49页
 (三) 爱国华侨踊跃认购救国公债第49-52页
六、救国公债的停募与善后第52-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61页
后记第61页

论文共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会与国货运动研究(1928-1937)
下一篇:清末户口调查述论(1906-1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