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1924~1927年)论文--国民党南京政府(1927年以后)论文

纪念中的矛盾与冲突--南京国民政府的五一劳动节(1927-1937)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0页
绪论第10-22页
 一、研究缘由与意义第10-11页
 二、学术前史与研究动态第11-20页
  (一) 建国前有关五一劳动节及劳工问题的研究第14-16页
  (二) 建国后有关五一劳动节及劳工问题的研究第16-20页
 三、本文的研究思路与方法第20-22页
第一章 1927年之前五一劳动节在中国的传播与发展第22-31页
 一、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早期宣传与纪念第22-24页
 二、20世纪20年代后的广泛传播与政治偏转第24-31页
  (一) 五四运动与五一劳动节的政治性倾向第24-25页
  (二) 工人团体的组织第25-27页
  (三) 社会群体的参与第27-28页
  (四) 政治派别的作用第28-31页
第二章 国民党国家治理下的五一劳动节第31-45页
 一、党治下的五一节纪念第32-38页
  (一) 纪念仪式的党化第32-34页
  (二) 纪念宣传的政治化第34-36页
  (三) 纪念活动的"规范"化第36-38页
 二、以秉承总理遗教来纪念五一节第38-41页
  (一) 在纪念中树立孙中山之权威第38-40页
  (二) 以三民主义为指导之准则第40-41页
 三、国定纪念中的五一节第41-45页
第三章 纪念宣传中的多元诉求第45-67页
 一、政党诉求第46-53页
  (一) 争取人心,树立权威第46-48页
  (二) 排除异己,强化统制第48-50页
  (三) 维护民运,提倡工运第50-53页
 二、政府诉求第53-61页
  (一) 巩固政权,稳定社会第53-55页
  (二) 动员民众,参加革命第55-58页
  (三) 劳资调和,发展经济第58-61页
 三、社会表达中的工人诉求第61-67页
  (一) 工人福利第62-64页
  (二) 工人救济第64-67页
第四章 纪念背后的矛盾与困境第67-83页
 一、国民党政府劳资调和背后的困顿第67-72页
 二、纪念场域背后的博弈第72-74页
 三、党国体制内部的不协调第74-77页
 四、国民党工人运动的歧路第77-83页
  (一) 应对共产党的结果第77-79页
  (二) "劳资调和"的反作用第79-83页
结语第83-86页
参考文献第86-90页
致谢第90-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隐现二百年--社会文化视野下的鸦片烟馆
下一篇:抗战时期湖北地区伤病军人救助、慰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