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土地革命战争)时期(1927~1937年)论文

南京国民政府“五九”国耻纪念述评(1927-1937)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9页
绪论第9-14页
 (一) 问题的缘起和研究意义第9页
 (二) 学术前史第9-13页
 (三) 研究方法与思路第13-14页
一、"五九"国耻纪念日的由来第14-24页
 (一) 中日关于"二十一条"的交涉第14-16页
  1、"二十一条"的提出第14-15页
  2、"二十一条"交涉经过第15-16页
 (二) "五九"国耻纪念日的提出第16-24页
  1、"五九"国耻纪念日的提出第17-20页
  2、"五九"国耻纪念活动的扩大第20-24页
二、南京国民政府的"五九"国耻纪念第24-46页
 (一) 国耻纪念日的确定第24-29页
 (二) 国耻纪念的展开第29-35页
  1、1928年"五九"国耻纪念与"济南惨案"第29-31页
  2、召开国耻纪念大会第31-33页
  3、其他纪念方式第33-35页
 (三) 国耻纪念主题的演变第35-41页
  1、1928年以前:支持北伐,完成国民革命第36-37页
  2、1928年到1931年:直接提出反日第37-38页
  3、1931年到1937年:积极准备抗日第38-41页
 (四) 国耻纪念中的民众与党国第41-46页
  1、国耻纪念中的学界第41-42页
  2、国耻纪念中的工农商界第42-46页
三、国耻纪念中政治理念的表达第46-54页
 (一) 民族主义理念第46-50页
 (二) 强化国家认同第50-52页
 (三) 三民主义建国理念第52-54页
结语第54-56页
参考文献第56-58页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第58-59页
后记第59页

论文共59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嬗变中的两湖书院--以课程变革为中心
下一篇:政治变迁中的劳资关系:1946-19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