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上海商会与国货运动研究(1928-1937)
抗日战争时期国统区与敌后抗日根据地妇女运动的比较
中国共产党“五四”纪念评述之嬗变研究
日本侵华策略与中国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国民党危亡之秋的应对与反省--以1949年《中央日报》社论为中心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战时文化宣传工作研究--以《新华日报》为例
天津新生活运动研究1946-1948
1931-1936年河南省土地整理考察
统一战线环境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与民众运动--以1937-1939年的陕西省为例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探析
解放战争时期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抗战时期侵华日军在冀热辽区的无人区化政策(1939-1945)
南京国民政府的边政
抗战前胶济铁路沿线市镇研究
30年代初期自由知识分子抗日救亡主张研究--以王造时为个案
新潮社知识分子群体的身份认同
五四时期社会主义论战研究
山东省新生活运动研究
山东根据地和解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广州大本营外交新陈代谢研究--以1923年关余危机为视角的考察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海军留学生
权力重构与利益抗争:国民党江浙党部的政治主张及其实践(1928-1931)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国舆论界对德国的认知--以《大公报》、《东方杂志》为中心的考察
战后苏南“二五减租”的困境(1945-1949)
日汪条约关系研究(1940-1945)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遗族学校研究
罗隆基的政治诉求--《新月》时期罗隆基的政治思想及特点
抗战前青年出路问题研究
中国国防物资供应公司研究
抗战后期中共与美国关系研究--以美军观察组为视角
1933年中美棉麦借款研究
抗战胜利后苏联延缓撤兵问题的国民政府因素研究
辽宁省内抗日纪念设施研究
黑龙江省东北抗日联军纪念设施研究
1932-1935年《申报月刊》研究
1945~1949年辽宁地区水利建设研究
伪满时期东北棉花的统制研究
太行和冀鲁豫根据地地下交通线研究
日伪时期内蒙古东部地区的民众生活(1931-1945)--以王爷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日伪时期的王英
中共在内蒙古地区的民族贸易工作研究(1946-1965)
四洮铁路的修建及其影响初探
抗战时期中共农村基层组织与党员发展之考察--以山西省长治县为例(1937-1945)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上海女性消费的民族主义建构--以《申报国货周刊》为例
山西临县1946-1948年的土地改革运动
1935-1940年阎锡山与中国共产党合作抗日研究
论毛泽东在抗日战争时期的民主思想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锄奸反特法制研究
日本军国主义对我国东北沦陷区人民的思想控制研究
江亢虎1920年代苏俄观探析
上一页
[67]
[68]
[69]
[70]
[7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