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1937年日本侵华用兵之“制令线”研究
抗战时期《新华日报》对中国共产党亲民形象的传播
北京自来水公司与井水夫关系研究(1908-1937)
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
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
抗战时期湖南战场的“拆城”运动
湖南《大公报》抗战宣传研究(1937-1945)
《观察日报》抗战宣传述论
谢伟思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评述(1943-1945)
民国时期中共十月革命纪念的社会功能研究
民国时期浙江教育电影推广研究(1934-1945)
《东方杂志》专号研究(1920-1931)
《新青年》对五四时期移风易俗的舆论动员
朱绍良与西北政局(1933-1946)
抗日战争时期的甘肃驿运研究
青马与宁马军阀政治统治比较研究
甘肃新生活运动研究(1934-1949)
南京国民政府洛阳行都研究
《穷人乐》与《穷人乐》方向研究
中国共产党太岳抗日根据地建设研究
谷正伦主政甘肃研究(1940-1946年)
郭寄峤主政甘肃研究(1946年11月—1949年6月)
国民政府防范青年学生运动研究(1927-1937)
建国前陇东的土地改革及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
抗战胜利初期收复区粮食危机及国民政府的应对(1945年8月-1946年7月)
抗战时期的国族主义与甘宁青少数族群的国家认同
南京国民政府妇女卫生政策研究(1927-1937)
新生活运动与国民性改造
民国时期上海华界地区卫生资源整合研究(1927-1937)
战后浙江盐政的重建与变革(1945-1949)
《复兴月刊》与抗战初期民族经济复兴思潮的建构
1924—1925年上海地区之慈善救济
近代大连码头中国劳工研究(1909-1945)
陕甘宁边区展览会研究(1938-1946)
满洲国协和会“民族协和”研究
甘南民变及失败原因探析
抗战时期华北伪军研究
民国时期唐江商会档案整理与研究(1930-1949 )
抗战时期陕西同官县煤矿业研究
上海慈善团体联合会研究(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云南少数民族抗战研究
抗战时期陕西省办驿运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潮汕地区慈善事业研究(1927-1937)
抗战时期陕西国统区移民治理问题研究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女性娱乐研究
山东红枪会研究(1937-1945)
湖北小学教育研究(1927-1937)
金圆券改革及其对社会各阶层的影响研究
消费与设计:近代上海消费文化的创建(1917-1937)
抗战时期民族英雄形象的建构--以张自忠为中心考察
上一页
[12]
[13]
[14]
[15]
[1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