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前陇东的土地改革及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影响研究
中文摘要 | 第8-9页 |
ABSTRACT | 第9页 |
绪论 | 第10-17页 |
一、选题缘由 | 第10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0-14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4页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第14-17页 |
第一章 抗日战争前的陇东社会 | 第17-30页 |
第一节 陇东的自然环境与民众生活 | 第17-23页 |
一、陇东的自然环境 | 第17-19页 |
二、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建立前的陇东民众生活 | 第19-23页 |
第二节 传统的土地及租佃关系 | 第23-30页 |
一、陇东的土地占有状况 | 第23-26页 |
二、租佃制度与高利贷盘剥 | 第26-30页 |
第二章 陇东的土地改革 | 第30-52页 |
第一节 抗日战争前陇东的土地改革 | 第30-32页 |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陇东的减租减息 | 第32-41页 |
一、减租减息政策的提出 | 第32页 |
二、减租减息的推行 | 第32-41页 |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陇东的土地改革 | 第41-52页 |
一、继续实行减租减息 | 第41-44页 |
二、征购地主土地 | 第44-48页 |
三、彻底进行土地改革 | 第48-52页 |
第三章 土地改革对农民思想意识的影响 | 第52-75页 |
第一节 农民政治思想的转变 | 第52-63页 |
一、农民政治参与意识的提升 | 第52-55页 |
二、农民阶级观念的产生与强化 | 第55-58页 |
三、农民民族国家观念的增强 | 第58-62页 |
四、农民平均主义观念的产生 | 第62-63页 |
第二节 农民社会意识的转变 | 第63-75页 |
一、婚姻观念的转变 | 第63-65页 |
二、女性地位的变化 | 第65-71页 |
三、“二流子”改造 | 第71-73页 |
四、土改对人际交往的影响 | 第73-75页 |
结语 | 第75-76页 |
参考文献 | 第76-82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第82-83页 |
后记 | 第8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