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8-10页 |
ABSTRACT | 第10-11页 |
导论 | 第13-22页 |
一、写作缘起及意义 | 第13-15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5-20页 |
(一) 国内研究成果 | 第15-18页 |
(二) 国外研究成果 | 第18-20页 |
三、研究视角与基本史料 | 第20-22页 |
(一) 研究视角 | 第20页 |
(二) 基本史料 | 第20-22页 |
第一章 抗战前红枪会概况 | 第22-38页 |
第一节 红枪会兴起的原因 | 第22-29页 |
一、政局 | 第22-25页 |
二、灾荒 | 第25-26页 |
三、匪患 | 第26-27页 |
四、秘密教门传统 | 第27-29页 |
五、习武传统 | 第29页 |
第二节 山东红枪会发展概况 | 第29-38页 |
一、山东红枪会派别 | 第29-31页 |
二、山东红枪会主要分布 | 第31-36页 |
三、山东红枪会势力 | 第36-38页 |
第二章 山东红枪会的实例考察——以K村以及后夏寨村为例 | 第38-43页 |
第一节 K村 | 第38-40页 |
第二节 后夏寨村 | 第40-43页 |
第三章 全面抗战时期山东红枪会的背景及概况 | 第43-56页 |
第一节 抗战爆发后的山东政局 | 第43-48页 |
一、国民党方面 | 第43-45页 |
二、共产党方面 | 第45-46页 |
三、日伪方面 | 第46-48页 |
第二节 抗战爆发后的山东红枪会概况 | 第48-56页 |
一、红枪会的势力 | 第48-49页 |
二、会众构成分析 | 第49-51页 |
三、给养、武器来源 | 第51-52页 |
四、入会方式 | 第52-56页 |
第四章 抗战时期山东各政治势力与红枪会——侧重政策分析 | 第56-78页 |
第一节 抗战时期中共与红枪会 | 第56-67页 |
一、中共对红枪会的认识 | 第57-61页 |
二、中共对红枪会的政策 | 第61-63页 |
三、中共红枪会政策的成效与不足 | 第63-67页 |
第二节 抗战时期国民党与红枪会 | 第67-71页 |
第三节 抗战时期日伪与红枪会 | 第71-78页 |
结语 | 第78-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9页 |
致谢 | 第89-90页 |
附件 | 第9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