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
七三一部队细菌战体系形成研究
近代保定市同业公会研究(1931-1949)
七七事变前走私与反走私中的天津商会
柯桥镇商会与地方社会(1931-1937)
梅贻琦大学教育思想与实践研究
抗战前后吉安县商会档案整理与研究
抗战时期左权县救联会研究
太行区土改中各阶层舆论问题研究(1942-1949)
娘子关战役研究
抗战初期牺盟会的民众动员
太原战役之国军的布防与解放军的攻坚
民族危机中地方民众的民族国家观念研究--以浙江大学西迁时期的湄潭为对象
红军在黔东苏区的活动研究
民国时期湘湖乡村教育建设研究(1927-1937)
民国吴县救济院研究(1930-1937)
伪满时期中医师群体与中医药社团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职业介绍研究
革命的“房东”:抗战时期冀中区的堡垒户
近代中国的国际红十字记忆--民国时期中国红十字期刊研究
国民党军队武器制式化问题研究(1927-1949)
政治变迁与文化重建--以1929年“《子见南子》案”为中心的研究
解放战争前后(1946—1951)山东沂水土地改革和社会变迁研究
山东革命根据地的土地政策
张季鸾对抗战的宣传与鼓动研究
重庆谈判期间国共两党关于地方政权问题的论争
太平洋战争时期国民政府对英外交
战后宁波慈善事业的重建及其困境
民国时期两次西化论比较
日本侵华期间天津毒品问题研究
中国统计学社研究(1930-1949)
日本侵华时期对河北平津区矿产业的统制与掠夺
解放战争时期哈尔滨城市工作研究
伪满时期日伪宪警的“思想对策”研究
东北解放区鼠疫流行与防治述论(1945—1949)
南京政府总统副总统选举的历史考察
1949年上海和平代表团赴北平促和述论
抗战时期重庆国民政府多边外交研究
《申报》与《盛京时报》关于九一八事变报道的研究
窦联芳与江桥抗战
论蒋介石对日外交中的“和平”策略
从总务厅的设置看伪满洲国的傀儡性质
透视民国乞丐
抗战时期云南劳军募捐运动研究--以《云南日报》为中心
国民政府对印支之政策及演变(1941-1946)
新民主主义社会论刍议
抗战时期民主党派与国共合作论析
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江西社会救济研究
1928年-1937年北平医疗卫生研究
国民革命运动与中国现代化研究
论国民党在大陆失败的原因--从蒋介石的分析谈起
上一页
[14]
[15]
[16]
[17]
[1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