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年)论文--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年)论文

战争时期上海女工的日常生活(1937-1945)

内容摘要第6-8页
ABSTRACT第8-9页
绪论第12-46页
    一、问题意识第12-19页
    二、学术史回顾第19-29页
    三、理论方法第29-32页
    四、核心概念与研究框架第32-39页
    五、研究资料第39-46页
第一章 战争背景第46-77页
    第一节 战争背景下对女工的需求第46-63页
        一、战前对女工的需求第47-50页
        二、孤岛时期女工需求的猛增第50-58页
        三、全面沦陷后女工需求的萎缩第58-63页
    第二节 战争对日常生活的冲击第63-75页
        一、轰炸、逃难第64-70页
        二、轧户口米第70-75页
    结语第75-77页
第二章 工作第77-118页
    第一节 战争爆发前女工的工作第77-89页
        一、为找个吃饱饭的地方进厂第77-82页
        二、进厂之后的工作生活第82-85页
        三、相对稳定的工资待遇与生活状况第85-89页
    第二节 孤岛时期女工的工作第89-108页
        一、进厂之前农村女性生存环境的恶化第89-94页
        二、新兴的进厂方式第94-96页
        三、繁重的工厂生活第96-102页
        四、差异化的工资待遇与生活状况第102-108页
    第三节 全面沦陷时期女工的工作第108-116页
        一、女工来源中城市贫民的增加第108-110页
        二、工作时间严重不足的工厂生活第110-111页
        三、低微的工资待遇与每况愈下的生活状况第111-116页
    结语第116-118页
第三章 日常消费第118-146页
    第一节 衣食住行第119-133页
        一、服饰上的追求第119-128页
        二、食住行的变化第128-133页
    第二节 休闲活动第133-144页
        一、娱乐型活动第134-138页
        二、学习型活动第138-144页
    结语第144-146页
第四章 家庭生活第146-172页
    第一节 终身大事谁做主第146-156页
        一、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第146-148页
        二、自主婚姻第148-152页
        三、晚婚以至不婚第152-156页
    第二节 为人女、妻、母第156-170页
        一、孝顺的女儿第156-161页
        二、新家庭中的妻子第161-165页
        三、子女的养育第165-170页
    结语第170-172页
第五章 抗争第172-202页
    第一节 规训与抗争第172-188页
        一、规章与暴力第172-178页
        二、性骚扰与性侵害第178-182页
        三、日常的抗争第182-188页
    第二节 劳资纠纷第188-200页
        一、劳资纠纷的特点第188-195页
        二、政治力量介入下的劳资纠纷第195-199页
        三、女工的感受第199-200页
    结语第200-202页
第六章 民族意识第202-241页
    第一节 女工与抗日活动第202-215页
        一、上海工人中的抗日活动第202-208页
        二、女工与工人中的抗日活动第208-215页
    第二节 在日本人工厂中的女工第215-240页
        一、战争时期日本人工厂的发展情况第215-220页
        二、日本人工厂中的管理第220-233页
        三、不同的声音第233-240页
    结语第240-241页
结论第241-250页
参考文献第250-258页
后记第258-261页
作者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261页

论文共26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AHL合成酶基因的多样性分布及其表达活性对缺氧环境的响应
下一篇:现代性与民族性:1929年“大上海计划”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