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研究(1901-1931)
摘要 | 第3-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引言 | 第8-19页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第8页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7页 |
1.国内 | 第8-16页 |
2.国外 | 第16-17页 |
(三)相关界定 | 第17-18页 |
1.时间界定 | 第17页 |
2.空间界定 | 第17-18页 |
(四)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 第18-19页 |
一、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缘起 | 第19-34页 |
(一)晚清政府发展新学及改良私塾的准备 | 第19-21页 |
(二)清末东北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概况 | 第21-27页 |
1.私学的兴盛 | 第22-23页 |
2.东北地方政府发展新学的努力与局限 | 第23-27页 |
(三)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缘起 | 第27-34页 |
1.民初政府对新式小学教育的推进及困境 | 第27-31页 |
2.政体变更后东北地区初等教育的发展变化 | 第31-34页 |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主要内容 | 第34-49页 |
(一)清末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主要内容 | 第34-41页 |
1.改善私塾管理体制,设置私塾管理机构 | 第34-35页 |
2.调查私塾并进行等级评定 | 第35-37页 |
3.改造塾师 | 第37-39页 |
4.改良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 第39-40页 |
5.将私塾直接转化成新式小学堂 | 第40-41页 |
(二)民国初期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主要内容 | 第41-49页 |
1.辽宁省的私塾改良 | 第42-44页 |
2.吉林省的私塾改良 | 第44-46页 |
3.黑龙江省的私塾改良 | 第46-49页 |
三、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运动评析 | 第49-65页 |
(一)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成效及特点 | 第49-52页 |
(二)清末民初东北地区私塾改良的局限及影响因素 | 第52-65页 |
1.私塾改良的局限性 | 第53-56页 |
2.造成私塾改良存在局限的影响因素 | 第56-65页 |
结语 | 第65-67页 |
参考文献 | 第67-74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主要科研成果 | 第74-76页 |
后记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