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史、银行史
福建侨汇的影响因素及其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研究(1950-1990)
营口过炉银发展演变及其影响分析
明清至民国时期山西三次经济转型过程中的金融先导作用研究
近代农村民间借贷与贫富差距的关系--基于满洲产调数据的研究(1935-1936)
抗战时期沦陷区金城银行的生存策略
察哈尔省银行研究(1947-1949)
山西票号对现代企业激励制度的启示
战国至西汉借贷活动试探
1927-1937年中国金融制度现代化研究
上海花旗银行研究(1945-1956)
抗战时期四明商业储蓄银行内迁及发展研究
山西票号“以人为本”理念对当代社会科学发展的启示--兼论对人才考察的现实意义
身份与主张:中国古代金融思想研究
近代华资银行会计制度研究(1897~1937)
抗战时期国统区合作金库的建设及其讨论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证券市场监管制度研究
晋察冀边区北岳银行研究
浙江兴业银行的工商业放款与投资研究(1907-1937)
从1921年上海“信交风潮”看中国人的非理性
民国山东农村高利贷研究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制度创新研究
近代外国对华直接投资与中国对外贸易(1894-1936)
聚兴诚银行的发展与变迁
中国近代银行监管思想研究(1897-1949)
中国钱庄发展问题研究--从1840年到1937年
中国古代简牍中的借贷记录研究
近代天津银号研究(1900-1937)
河南省农业贷款促进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1978年-2013年)
庚子事变前山西票号生存轨迹研究--以票号信稿史料为基础
近代汉口银行业的发展与变迁
山西票号与西方银行发展轨迹研究及对当代银行的启示
票号经营与票商生活--票号信件研究
民国时期云南省合作金库研究(1942-1949)
蒙藏银行研究
中孚银行概述(1916-1946)
福建省金融业现代化转型研究(1927-1937)--基于金融制度变迁的视角
中国近代银行业的公债经营与制度变迁(1897-1937)
山西票号经营管理体制研究
辽宁四行号联合发行准备库研究(1929~1931)
钱庄的金融中介职能研究
职业经理人与近代中国金融变迁--以胡笔江和中南银行为中心的研究(1921-1938)
四明商业储蓄银行经营管理研究(1908-1937)
清至民国时期清水江流域民间借贷活动研究--以《天柱文书》为中心
抗战时期交通银行内迁研究
和成银行研究
重庆市合作金库研究(1941-1948)
建国初期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研究(1949-1957)
上海解放后大陆银行研究(1949.5-1952.12)
战后上海外商银行研究(1945-1949)
重庆市银行研究(1946-1949)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