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文摘要 | 第6-7页 |
| ABSTRACT | 第7-8页 |
| 绪论 | 第9-15页 |
| 一、选题意义 | 第9页 |
| 二、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 三、研究重点、途径、方法及创新点 | 第11-15页 |
| 第一章 相关理论与建国初期山东省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关系 | 第15-22页 |
| 一、制度变迁理论与农村信用合作发展的关系 | 第15-17页 |
| 二、合作理论对信用合作发展的影响 | 第17-22页 |
| 第二章 农村信用合作指导思想的形成 | 第22-26页 |
| 一、第一次全国农村金融工作会议的召开 | 第22页 |
| 二、农村信用合作指导思想的形成 | 第22-26页 |
| 第三章 建国初期山东农村信用合作的发展沿革 | 第26-38页 |
| 一、本文选择研究时间段为1949——1957年的原因 | 第26-27页 |
| 二、建国初期山东省农村金融工作概况 | 第27-38页 |
| 第四章 农村信用社的特定使命 | 第38-56页 |
| 一、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内在要求 | 第38-43页 |
| 二、建立高度计划经济体制的需要 | 第43-49页 |
| 三、在农村金融领域开展阶级斗争的重要手段 | 第49-56页 |
| 结语 | 第56-57页 |
| 参考文献 | 第57-64页 |
| 致谢 | 第64-65页 |
| 附件 | 第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