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财政、金融
--
金融、银行
--
中国金融、银行
--
金融史、银行史
重庆利济财团研究(1937-1939)
中国的银行体系变迁研究(1840-1937)
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网点建设研究(1915-1945)
宁夏盐池经贸及金融活动研究(1936-1945)
制度供给与传统金融机构近代化--以山西票号与英格兰银行比较为例
奉张统治时期东北金融业问题研究
基于共生视角的票号与钱庄关系研究
徐新六与浙江兴业银行研究(1921-1938)
民国时期陕西农村合作金融研究
雍兴实业股份有限公司研究(1940-1949)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的货币金融政策研究
增量改革及产业政治:中国银行业金融形态变迁的历史制度分析(1984-2015)
虚拟经济视角下的山西票号--基于恰克图贸易的分析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金融实践与思想研究--以抗战期间陕甘宁边区为例
中国通商银行研究(1949-1952)
中国近代民营银行安全性管理研究(1911-1937)
近代中国汇率制度的变迁及其影响研究(1840-1938)
上海金融中心功能研究1927-1937
民国《银行周报》(1917-1949)研究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浙江农村金融研究
川渝地区金融地理研究(1890-1949)
20世纪三四十年代陕西省银行业与区域经济研究
抗战时期的北京银行公会研究
近代西北合会研究
20世纪30年代华资银行在陕西的农贷研究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西北农村信用合作社研究
近代中国金融机构变迁研究
清代以来徽州乡村民间借贷研究--以《徽州文书》中收录的收借条为中心
近代天津民间借贷研究
民国时期合作金库研究(1935-1949)
20世纪30年代世界经济萧条影响下的中资银行业研究
金城银行资产业务与经营管理研究
民国时期四川省银行与四川经济发展关系研究
征信制度史及启示研究
晚清至民国陕西金融机构的设立、分布与变化研究
民国时期直隶省银行研究
1927-1937年金融环境变化与上海钱庄业的变迁
论宋子文金融改革的思想与实践(1927-1937)
中国金融结构变迁研究(1993-2009)
抗日战争时期广东省银行的农贷活动研究
晋商票号的信用制度研究
北朝时期信用借贷问题初探
1941年-1944年陕甘宁边区银行币研究
唐代的民间高利贷
清末新政中的邮传部与交通银行
中国早期金融组织风险管理研究--以山西票号和上海钱庄对比分析为例
民国时期四川金融业研究
1927-1936年上海外汇市场发展及其汇率变化与中国经济“黄金十年”关系研究
李铭银行思想与实践研究
中国近代五次金融危机研究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