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经济
--
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
--
中国农业经济史
1949年以来陕西农业推广史研究
清代湟水流域农业开发
清至民国时期云南经济作物的种植及影响
抗战时期云南田赋征实研究
清代中期江苏省土地利用格局网格化重建
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皖江区域社会经济研究--以芜湖、当涂、繁昌、南陵四县为例
陕甘宁边区运输合作社的研究
清代中期华北粮食市场整合研究(1776—1840)
16-18世纪易北河以东德意志兰地区农村土地财产权利状况
1958-1960年陕西农业“大跃进”研究
社会主义改造时期中国共产党农村土地政策研究
“文革”结束后内蒙古自治区草原产权制度的演变(1977—2005)
近代东北森林资源产业化研究(1878-1931)
清代和田河流域农业经济研究
清代民国时期黔东南“林农兼作”研究--以“清水江文书”为中心
民国时期吴觉农茶业改良思想的研究
1948-1949年冀南解放区农业生产研究
河北省景县社队企业研究
民国时期安徽的农村合作运动(1930~1949)
皖赣红茶统制运销研究
生态环境变迁与明代北方畜牧业的发展
清代归化城茶叶贸易
稻改运动与乡村变迁--以临沂地区为例(1958-1966)
近代上海渔业用冰与冰鲜水产消费(1931-1949)
田制演变视角下的唐代土地租佃模式研究
不同路径的选择与强化—近代正定与高阳棉业对比研究(清末—1937年)
文革期间生产大队分配状况考察--以河北省赤城县茨营子公社苏寺大队为例
南京国民政府农业建设研究--以行政院农村复兴委员会为视角的考察(1933-1937)
黑水城出土《大德十一年税粮文卷》整理与研究
1927-1937年河北省农业改进初探
中国传统社会牧童经济与文化研究--Based on Chinese Traditional Society
两汉会稽郡农业经济发展初探
清代广西米价波动研究(1840-1910)
回鹘文献所见高昌回鹘的植棉与棉织
关中地区农业土地利用研究:1644-1949
明代河湟谷地聚落格局演变与耕地变化
“三不两利”:温和牧改的条件及实施--基于内蒙古镶黄旗的民主改革调查
近代内蒙古游牧经济中的苏鲁克研究--以20世纪30年代阿鲁科尔沁旗哈拉图克沁部落苏鲁克为线索
粮食统购统销的地方实践(1953—1965)--以湖南常德地区为中心的考察
“满洲国”时期兴安省畜牧业研究--以《青旗》报为基础
太岳区沁源县土改整党工作研究(1946年-1949年)
过渡时期党的农村个体经济政策论析
奉张统治时期东北农业问题研究--以东北大豆的生产流通为核心视角
近代陕西农业商品化路径选择研究
山东解放区族田分配问题研究
清代河南棉花的种植与运销研究
民国时期江苏畜禽业发展研究
隋唐五代时期经济作物的地理分布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农业改良和农村经济发展研究
中国近现代土地政策及制度思想考察--以《天朝田亩制度》、《中华民国土地法》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