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0-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绪论 | 第15-27页 |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 第15-17页 |
二、相关研究概况及以往研究局限 | 第17-21页 |
三、研究方法与相关概念的解释 | 第21-23页 |
四、研究内容与框架体系 | 第23-25页 |
五、创新及可能存在的不足 | 第25-27页 |
第一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背景 | 第27-49页 |
第一节 晚清江苏畜禽业发展概况 | 第27-34页 |
一、养猪业 | 第28-29页 |
二、养牛业 | 第29-30页 |
三、养羊业 | 第30-31页 |
四、养马、驴、骡业 | 第31-32页 |
五、养兔业 | 第32页 |
六、养禽业 | 第32-34页 |
第二节 晚清中国畜禽业发展的困境 | 第34-43页 |
一、中国畜禽业日趋衰落 | 第34-38页 |
二、中国畜禽产品贸易的困境 | 第38-43页 |
第三节 晚清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引进 | 第43-49页 |
一、翻译介绍国外先进畜牧科技的文章和著作 | 第44页 |
二、重视畜牧兽医教育,培养畜牧兽医专业人才 | 第44-45页 |
三、引进国外优良畜禽品种并建立畜牧试验场 | 第45-49页 |
第二章 现代畜牧兽医机构的初步建立 | 第49-69页 |
第一节 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 第50-57页 |
一、国家畜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 | 第50-53页 |
二、江苏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 | 第53-54页 |
三、各级畜牧兽医行政管理及服务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 第54-57页 |
第二节 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第57-64页 |
一、我国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第57-59页 |
二、位于江苏的畜牧兽医教育机构 | 第59-60页 |
三、各级畜牧兽医教育机构在江苏的主要工作 | 第60-62页 |
四、畜牧兽医教育机构的人才培养及留学生教育 | 第62-64页 |
第三节 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第64-69页 |
一、设立于南京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第64-65页 |
二、设立于上海的畜牧兽医社会团体 | 第65-69页 |
第三章 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及地方品种的改良 | 第69-143页 |
第一节 猪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70-86页 |
一、猪种改良的目标 | 第70-73页 |
二、江苏的猪种改良 | 第73-86页 |
第二节 牛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86-95页 |
一、牛种改良的目标 | 第86-88页 |
二、江苏的牛种改良 | 第88-95页 |
第三节 羊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95-105页 |
一、羊种改良的目标 | 第95-96页 |
二、江苏的羊种改良 | 第96-105页 |
第四节 马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105-109页 |
一、马种改良的目标 | 第106-107页 |
二、江苏的马种改良 | 第107-109页 |
第五节 兔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109-118页 |
一、兔种改良的目标 | 第109-111页 |
二、江苏的兔种改良 | 第111-118页 |
第六节 鸡品种的引进与改良 | 第118-143页 |
一、鸡种改良的目标 | 第118-121页 |
二、江苏的鸡种改良 | 第121-143页 |
第四章 现代畜禽企业与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 第143-193页 |
第一节 现代畜禽企业的建立 | 第143-165页 |
一、现代奶牛企业的建立及发展 | 第144-152页 |
二、现代养鸡场及蛋品公司的建立 | 第152-161页 |
三、现代企业组织形式畜禽企业的建立 | 第161-165页 |
第二节 畜产合作社的建立 | 第165-184页 |
一、建立畜产合作社的背景 | 第166-174页 |
二、江苏畜产合作组织的概况 | 第174-184页 |
第三节 现代畜禽企业及畜产合作社的特点 | 第184-193页 |
一、由政府和畜牧兽医专家学者主导和发起 | 第184-188页 |
二、发展缺乏连续性 | 第188-193页 |
第五章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历史启示 | 第193-223页 |
第一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的有益启示 | 第193-206页 |
一、多重力量及外力因素的推动和介入 | 第193-196页 |
二、注重对国外优良畜禽品种的引进和畜产合作经验的学习 | 第196-200页 |
三、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发展畜禽业 | 第200-206页 |
第二节 民国江苏畜禽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第206-223页 |
一、民间资本对畜禽业投入较少,畜禽业在农家经济中所占比重较低 | 第206-209页 |
二、政府及畜牧界专家缺乏深入到农村的实地调研 | 第209-211页 |
三、政府缺乏对国外市场及外国资本经济入侵的控制及防范意识 | 第211-214页 |
四、政府与专家主导下的现代畜禽业发展导致农民主体性地位的缺失 | 第214-216页 |
五、政府及民众缺乏对本国优良地方畜禽品种的自主保护意识 | 第216-223页 |
结语 | 第223-225页 |
参考文献 | 第225-239页 |
附录 | 第239-257页 |
附录1 江苏省民国时期建制沿革 | 第239-242页 |
附录2 江北各县二十四年度推进畜禽养殖业情形简明表 | 第242-246页 |
附录3 无锡牛乳营业登记一览表 | 第246-250页 |
附录4 《牛乳营业取缔规则》 | 第250-252页 |
附录5 《南京市牛乳保证责任合作社章程》 | 第252-257页 |
致谢 | 第257-259页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第259页 |
一、发表学术论文 | 第259页 |
二、主持科研项目 | 第2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