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6页 |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 第8-10页 |
1.1.1 选题背景 | 第8页 |
1.1.2 选题意义 | 第8-10页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10-12页 |
1.2.1 研究思路 | 第10-11页 |
1.2.2 研究方法 | 第11页 |
1.2.3 研究内容与框架 | 第11-12页 |
1.3 特色及创新点与不足 | 第12-13页 |
1.4 文献综述 | 第13-16页 |
1.4.1 《天朝田亩制度》土地政策及制度思想的研究 | 第13-14页 |
1.4.2 《中华民国土地法》土地政策及制度思想的研究 | 第14-15页 |
1.4.3 现有研究评价 | 第15-16页 |
第二章 太平天国土地政策及制度思想考察 | 第16-24页 |
2.1 《天朝田亩制度》制定时代背景 | 第16-18页 |
2.2 《天朝田亩制度》制定与实践 | 第18-21页 |
2.3 《天朝田亩制度》背后的经济思想 | 第21-24页 |
2.3.1 “均平”思想的继承 | 第21-22页 |
2.3.2 西方宗教思平等思想的影响 | 第22页 |
2.3.3 总结 | 第22-24页 |
第三章 民国政府土地政策及制度思想考察 | 第24-32页 |
3.1 《中华民国土地法》颁布前时代背景 | 第24-26页 |
3.2 《中华民国土地法》制定与实践 | 第26-28页 |
3.3 中华民国土地法》背后的经济思想 | 第28-32页 |
3.3.1 “平均地权”与《中华民国土地法》的土地私有制 | 第28-29页 |
3.3.2 《土地法》中关于“耕者其田”的解读 | 第29页 |
3.3.3 西方古典经济思想的影响 | 第29-30页 |
3.3.4 总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太平天国与民国政府土地制度思想比较 | 第32-36页 |
4.1 土地政策背后的土地制度思想比较分析 | 第32-34页 |
4.1.1 太平天国土地改革与传统“均平”“还地于民”思想的差异 | 第32-33页 |
4.1.2 “平均地权”纲领与传统“均平”“还地于民”思想差异 | 第33页 |
4.1.3 对于西学的借鉴的比较 | 第33-34页 |
4.2 土地政策制定与执行对于土地制度思想的偏离 | 第34-36页 |
第五章 近现代土地制度思想对当代中国土地制度思想的传承与启示 | 第36-44页 |
5.1 土地制度思想的继承与历史路径 | 第36-39页 |
5.1.1 土地国有思想的继承 | 第36-37页 |
5.1.2 “均平”“均富”思想的继承 | 第37页 |
5.1.3 “还地于民”思想的继承 | 第37-38页 |
5.1.4 土地制度思想的历史路径 | 第38-39页 |
5.2 近现代土地制度思想对当代中国土地制度思想的启示 | 第39-44页 |
5.2.1 从土地国有角度重构农村的集体所有制的经济组织 | 第39页 |
5.2.2 从“均平”“均富”角度对土地承包经营权进行物权化处理 | 第39-40页 |
5.2.3 从“还地于民”角度对于土地征用进行完善 | 第40-41页 |
5.2.4 从根本上提高农村产业化水平 | 第41-44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44-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8页 |
致谢 | 第48-49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4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