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7页 |
引言 | 第11-22页 |
一、选题缘起及其意义 | 第11-12页 |
(一) 选题缘起 | 第11-12页 |
(二) 选题意义 | 第12页 |
二、学术史回顾 | 第12-19页 |
(一) 清代米价研究回顾 | 第12-18页 |
(二) 广西米价研究回顾 | 第18-19页 |
三、研究资料的收集与运用 | 第19-20页 |
(一) 历史文献资料 | 第20页 |
(二) 前贤时人的经典论著和相关的研究成果 | 第20页 |
(三) 网络资源的利用 | 第20页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基本方法、重难点及创新处 | 第20-22页 |
(一) 主要内容 | 第20-21页 |
(二) 基本思路和研究方法 | 第21页 |
(三) 重点难点 | 第21页 |
(四)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21-22页 |
第一章 广西米价波动情况综述 | 第22-34页 |
一、米价长期趋势幅度的变化 | 第22-26页 |
二、米价年际波动稳定性的变化 | 第26-30页 |
三、广西米价波动的特点 | 第30-33页 |
(一) 米价波动呈上波动 | 第30-31页 |
(二) 米价波动存在着周期性 | 第31页 |
(三) 米价波动的高同步性 | 第31-33页 |
(四) 米价波动的高频率 | 第33页 |
小结 | 第33-34页 |
第二章 影响广西米价长期趋势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34-49页 |
一、人口耕地是否主导米价的波动 | 第34-38页 |
二、厘金制度对米价影响的程度 | 第38-40页 |
三、世界市场与米价波动的关联 | 第40-47页 |
(一) 银钱比例是否主导米价的波动 | 第40-42页 |
(二) 世界白银价值与米价趋势变化的相关性分析 | 第42-44页 |
(三) 紊乱的货币体系促使米价上涨 | 第44-47页 |
(四) 世界经济周期与广西米价波动 | 第47页 |
小结 | 第47-49页 |
第三章 影响广西米价年际波动变化的主要因素 | 第49-67页 |
一、战争导致米价短暂波动 | 第49-52页 |
二、灾害与米价年际波动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8页 |
三、社会调控机制缺失与转型同米价的波动 | 第58-66页 |
(一) 仓储机制缺失与米价波动之关联 | 第59-61页 |
(二) 调拨调剂成空谈 | 第61-62页 |
(三) 严禁囤积私运乃一纸空文 | 第62-63页 |
(四) 社会新机制调控米价的效力分析 | 第63-66页 |
小结 | 第66-67页 |
第四章 广西米价波动的经济与社会效应评析 | 第67-81页 |
一、米价波动引发经济异动 | 第67-73页 |
(一) 米价低廉田赋沉重 | 第67-69页 |
(二) 米价高涨与通货膨胀 | 第69-73页 |
二、米价波动引发社会代谢 | 第73-78页 |
(一) 百姓生活——民不聊生 | 第73-75页 |
(二) 社会秩序——动乱迭起 | 第75-77页 |
(三) 米谷控制——唯利是从 | 第77-78页 |
三、米价波动引发的启示 | 第78-80页 |
(一) 全球化下中国的经济之路 | 第78-79页 |
(二) 灾害环境下的物资供应 | 第79页 |
(三) 粮食价格与民生 | 第79-80页 |
小结 | 第80-81页 |
结语 | 第81-83页 |
参考文献 | 第83-93页 |
附录(一) 清代广西行政区划草图 | 第93-94页 |
附录(二) 文中数据计算举例 | 第94-96页 |
后记 | 第96-9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