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中国法制史
《名公书判清明集》所见之宋代土地交易纠纷及其解决
中国古代法律审判中的政治影响--探析宋初赵廷美和卢多逊谋反案
国民政府战时烟类专卖制度研究(1942-1945)
明《大诰》的惩贪制度及现代反思
民初大理院民事判例制度研究
民初大理院判例制度的形成机制与法律方法
南京国民政府前期民营公司制度研究(1927-1937)
宋代货币管理制度研究
清末民初山东潍县地方自治研究
明洪武时期廉政法制研究
民国时期新疆对苏(俄)贸易法制研究
判例中的典权研究--以江苏高等法院1912-1930年的判例为限
宋代赦降制度的特点与社会功能研究
唐代国家赔偿制度研究
《大清民律草案》法人制度研究
古代中人作用之法律分析
唐五代买卖契约文书研究
唐代尊老养老法律制度研究
《刑案汇览》之窃盗案的审判方法研究
明代借贷契约担保制度研究
唐代中后期受贿罪惩治研究
唐代法官责任制度研究
清朝借贷契约效力研究
晚清政治改革中的资政院弹劾军机大臣案
1904年《公司律》研究
诉权的伸张—明清司法场域的博弈
从土地流转看唐朝土地制度及其出路
宋代关禁制度研究
清代《钦定回疆则例》研究
新中国初期史良的法制建设研究
唐律中的刑事责任年龄上限研究
清“妻妾殴夫”罪研究
论亲属容隐行为的出罪
清代州县对讼师的治理
抗战时期革命根据地民事审判探究
清末民国天津商会商事纠纷理断型式研究
清代诬告的发生及治理--以地方判牍档案为中心的考察
民国时期中医医事纠纷的法律调整1912-1949
北宋开封府司法权研究
《大清律例》中“五刑”应用的量化分析
江北县妨害兵役纠纷及其解决研究(1937-1945)
民国时期的刑事鉴定制度及其启示
清代和奸罪研究
论宋代女性在婚姻家庭中的法律地位
宋代赦宥制度研究
北宋诏狱研究
新中国初期重庆地区重婚案件司法裁判分析(1950-1953)
北洋政府时期妻妾身份法律地位之比较
水案碑的制度属性--以古代山西水利秩序的构建为切入点
法学视角下清代新疆“因俗而治”政策评析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