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4-8页 |
abstract | 第8-10页 |
绪论 | 第14-21页 |
一、选题缘起 | 第14-16页 |
二、研究综述 | 第16-18页 |
三、依据和基础 | 第18-21页 |
第一章 民国中医医事纠纷概况 | 第21-39页 |
一、民国中医界之概况 | 第21-31页 |
(一)民国中医群体 | 第21-24页 |
(二)民国中医医疗社会关系的法律评析 | 第24-29页 |
(三)民国中医医患关系之评价 | 第29-31页 |
二、民国中医医事纠纷产生的原因 | 第31-34页 |
三、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类型及其解决途径 | 第34-39页 |
(一)未上控成讼的中医医事纠纷 | 第34-35页 |
(二)上控成讼的中医医事纠纷 | 第35-39页 |
第二章 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行政法调整 | 第39-82页 |
一、民国中医医政的建立 | 第39-49页 |
(一)民国中医医政设立的历史背景 | 第39-42页 |
(二)民国中医医政组织的设立及其职能 | 第42-49页 |
二、民国中医行政法制的具体规定 | 第49-67页 |
(一)民国中医师执业法律制度 | 第49-58页 |
(二)民国接生婆执业法律制度 | 第58-63页 |
(三)民国中药行政管理制度 | 第63-67页 |
三、民国中医医事纠纷产生的行政因素 | 第67-76页 |
(一)民国中医政策法规与中医医事纠纷 | 第68-73页 |
(二)民国中医医政管理体制与中医医事纠纷 | 第73-76页 |
四、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行政解决途径 | 第76-82页 |
(一)民国国家行政力量对中医医事纠纷的介入途径 | 第76-78页 |
(二)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行政解决步骤 | 第78-82页 |
第三章 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刑事法律调整 | 第82-110页 |
一、“业务过失”罪的历史渊源与民国特色 | 第82-95页 |
(一)《大清律例》“庸医杀人”律之认定及适用 | 第82-86页 |
(二)《大清刑律草案》医者“怠忽业务而致人死伤罪”之认定及适用 | 第86-88页 |
(三)民国“业务过失”罪在中医情形下的认定及适用 | 第88-94页 |
(四)中医“业务过失”罪认定的民国特色 | 第94-95页 |
二、中医“堕胎罪”的历史渊源与民国特色 | 第95-104页 |
(一)民国以前医者“堕胎”犯罪之法律认定及适用 | 第95-97页 |
(二)民国“堕胎罪”在中医情形下的认定及适用 | 第97-102页 |
(三)中医“堕胎罪”认定的民国特色 | 第102-104页 |
三、民国中医医事刑事案件的审理 | 第104-110页 |
(一)民国中医刑事讼案的审理程序 | 第104-107页 |
(二)民国中医讼案的鉴定 | 第107-110页 |
第四章 民国中医医事纠纷的民事法律调整 | 第110-130页 |
一、民国侵权行为的法律规定及医疗侵权行为的法律适用 | 第111-115页 |
(一)民国侵权行为法的历史渊源 | 第111-114页 |
(二)医疗侵权行为的认定及适用 | 第114-115页 |
二、民国中医药侵权纠纷的类型 | 第115-123页 |
(一)医家业务侵权纠纷 | 第116-119页 |
(二)病家侵犯医家名誉权纠纷 | 第119-121页 |
(三)中药商标侵权纠纷 | 第121-123页 |
三、民国中医药侵权纠纷的解决途径 | 第123-130页 |
(一)民国中医药侵权纠纷的私力救济途径 | 第123-125页 |
(二)民国中医侵权纠纷的民事诉讼审理途径 | 第125-126页 |
(三)民国中医药侵权纠纷:刑事控诉与民事侵权的的选择 | 第126-130页 |
结论:民国中医医事纠纷法律调整的思考与教训 | 第130-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134-140页 |
致谢 | 第140-14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14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