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内容摘要 | 第4-6页 |
| abstract | 第6-7页 |
| 引言 | 第9-11页 |
| 一、民国时期刑事鉴定管理制度 | 第11-24页 |
| (一)鉴定机构的设置分布 | 第11-16页 |
| (二)鉴定机构的管理 | 第16-19页 |
| (三)鉴定人员的培养 | 第19-23页 |
| (四)鉴定人的招录管理 | 第23-24页 |
| 二、民国时期刑事鉴定程序制度 | 第24-28页 |
| (一)刑事鉴定的启动程序 | 第24-25页 |
| (二)刑事鉴定的实施程序 | 第25-26页 |
| (三)刑事鉴定的纠错程序 | 第26-28页 |
| 三、民国时期刑事鉴定的证据制度 | 第28-31页 |
| (一)鉴定报告的质证制度 | 第28-29页 |
| (二)鉴定报告的认证制度 | 第29-31页 |
| 四、对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评价--兼论台湾对民国鉴定制度的改进 | 第31-40页 |
| (一)民国刑事鉴定管理呈现明显的分散型特征 | 第31-33页 |
| (二)我国台湾地区对民国刑事鉴定管理制度的改进 | 第33页 |
| (三)对民国时期刑事鉴定程序制度的评价 | 第33-35页 |
| (四)台湾地区对民国刑事鉴定程序的改进 | 第35-37页 |
| (五)对民国时期刑事鉴定证据制度的评价 | 第37-39页 |
| (六)台湾地区对民国刑事鉴定证据制度的完善 | 第39-40页 |
| 五、民国刑事鉴定制度的启示 | 第40-43页 |
| (一)正面的启示 | 第40-41页 |
| (二)负面的启示 | 第41-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6页 |
| 结语 | 第4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