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政治、法律
--
法律
--
中国法律
--
中国法制史
清末以来刑罚“中重西轻”之争现象研究
秦朝连坐制度研究
唐代奸罪研究
元朝赘婚制度研究
清代治理邪教犯罪研究(1644-1840年)
民国初期政体变迁
民国初年制宪思想研究
中国古代典权制度研究
民国初期省宪思想研究
民国初期的人权理论及其实践
明清判词研究
试评北洋时期律师制度
商鞅法制改革评析
民国初期选举制度初探
民国初期的司法改革
论清末修律中的礼法之争
民国初期议会制度探析
元代监察制度述论
《易经》与殷周法制研究
清末“地方自治”法制的理性思考
《中华民国民法·亲属》研究
宋代赊买卖制度研究
重庆乾嘉道惩恶治吏研究--以清巴县档案为中心
传教士对中国近代法制之影响
琼崖革命根据地刑事法制初探
清代华北地区田房契约文书粘连结构及其契约观念
清代契税制度研究--以江苏省为例
清代典权制度初步研究
功能视角下的“不应为”律
中国古代土地典当买卖中的牙人研究
清代冤案平反的案外因素—立足于杨乃武案的考察
比较法视野下的《天盛律令》研究
清末民初宪法关于国家权力横向配置研究
从清代司法实践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南宋判词的特点--以《名公书判清明集》为例
明朝廷杖制度浅析
清末司法改革之历史借鉴
论刑事法律中亲属相隐原则的回归
蒙古国量刑制度研究
中国古代司法官的“求生”理念--以官箴书为视角
论中国传统恤刑制度的现代价值
明朝官吏职务犯罪研究
蜀汉民族法制思想与实践研究
民国法学的“依附性”--以吴经熊为视角的知识社会学分析
隋唐五代时期租佃契约新探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行政审判制度研究--以判例和判旨为视角
清末民初宪政改革的社会基础分析
从白居易判词看唐代婚姻家庭制度
《明大诰》中的惩贪案例
民国司法官职业化研究
上一页
[10]
[11]
[12]
[13]
[1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