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中国法制史论文

秦朝连坐制度研究

内容摘要第2-3页
abstract第3页
引言第7-9页
第一章 秦朝连坐制度概况第9-16页
    第一节 秦朝对秦国连坐法的继承第9-13页
        一、商鞅变法后秦国连坐法的状况第9-10页
        二、秦简中的连坐律文多承继于商鞅法令第10-12页
        三、秦国连坐法在秦朝得以继承的原因分析第12-13页
    第二节 秦朝对秦国连坐法的发展第13-16页
        一、连坐惩罚的范围有所扩大第13-14页
        二、连坐法的可操作性增强第14-15页
        三、连坐制度的构架更为系统全面第15-16页
第二章 秦朝连坐制度的内容第16-32页
    第一节 秦朝的亲属连坐第16-22页
        一、亲属连坐的范围第16-18页
        二、亲属不被连坐的情形第18-19页
        三、亲属连坐涉及的主要罪行第19-22页
    第二节 秦朝的地域连坐第22-28页
        一、地域连坐的范围第22-25页
        二、什伍成员被连坐的限制性条件第25-27页
        三、地域连坐涉及的主要罪行第27-28页
    第三节 秦朝的职务连坐第28-31页
        一、职务连坐的范围第28-29页
        二、职务连坐涉及的主要罪行第29-31页
    第四节 秦朝的军事连坐第31-32页
        一、军事连坐的范围第31页
        二、军事连坐涉及的主要罪行第31-32页
第三章 秦朝连坐制度的特点第32-37页
    第一节 连坐律文适用范围广泛第33-34页
        一、连坐律文数量繁多第33-34页
        二、连坐之罚种类齐全第34页
    第二节 连坐律文调整的法律关系以家族为基点第34-36页
        一、家庭关系在连坐律文中占据最大篇幅第35页
        二、连坐家属的原因分析第35-36页
    第三节 注重功过,反对人情第36-37页
        一、以“一断于法”为指导思想第36页
        二、以功过利益为社会评价机制第36-37页
第四章 秦朝连坐制度的司法实践第37-44页
    第一节 司法实践和法律制度间契合与偏离第37-40页
        一、秦朝连坐司法实践概况第37-39页
        二、实践中根据案件具体情况予以变通执行第39-40页
        三、统治者个人因素影响律文实施第40页
    第二节 实践与制度间偏离的原因分析第40-42页
        一、法律本身具有滞后性第40-41页
        二、秦朝社会生活的特点第41页
        三、连坐个案具有特殊性第41-42页
    第三节 秦朝连坐制度实施的社会效应第42-44页
        一、社会心理上强化了家族和团体意识第42-43页
        二、社会结构上使得家族团体相对独立化第43-44页
结语第44-45页
参考文献第45-47页
致谢第47-48页

论文共4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唐代奸罪研究
下一篇:蒙古国商事诉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