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6-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引言 | 第9-10页 |
一、商鞅的生平及其变法的社会背景 | 第10-17页 |
(一) 商鞅的生平 | 第10-11页 |
(二) 商鞅变法前秦国社会的基本状况 | 第11-13页 |
(三) 其他各诸侯国的改革状况 | 第13-17页 |
二、商鞅法制改革的指导思想及其法制改革的主要内容 | 第17-39页 |
(一) 商鞅法制改革的指导思想 | 第17-25页 |
1、商鞅法治思想产生的历史背景及其哲学基础 | 第17-20页 |
2、商鞅“法治”思想的构成要素 | 第20-25页 |
(二) 商鞅法制改革的基本内容 | 第25-39页 |
1、商鞅对秦国法律制度的改革 | 第25-29页 |
2、商鞅推行农战政策的法律手段 | 第29-32页 |
3、商鞅的重刑原则及其主要措施 | 第32-36页 |
4、商鞅对官吏制度的重大改革 | 第36-39页 |
三、商鞅法制改革的积极意义以及存在的问题 | 第39-56页 |
(一) 商鞅法制改革的积极意义 | 第39-48页 |
1、由于商鞅当时正处于封建社会初期以及国力衰弱的秦国,他以进步的历史观为出发点对秦国进行改革,应当说他的选择与决策是正确的。 | 第39-42页 |
2、商鞅根据秦国当时的实际情况采用法律的强制手段保证各项改革措施的顺利进行,应当说在当时是非常成功的。 | 第42-44页 |
3、商鞅法制改革中的多项措施不仅在当时起到了积极的效果,而且对我们今天的法制建设也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 第44-47页 |
4、商鞅以李悝的《法经》为蓝本,结合秦国的实际情况加以充实和发展,充分说明了法制成果的借鉴价值。 | 第47-48页 |
(二) 商鞅法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 第48-56页 |
1、商鞅法制改革带有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 | 第49-50页 |
2、商鞅的法制改革带有强烈的愚民色彩 | 第50-52页 |
3、商鞅法制改革中对人性的看法带有明显的片面性 | 第52-53页 |
4、商鞅法制改革中充斥着强烈的重刑色彩 | 第53-56页 |
四、结语 | 第56-57页 |
参考文献 | 第57-59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