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7页 |
第一章 绪言 | 第7-10页 |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 第7页 |
第二节 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本文拟解决的问题 | 第7-10页 |
第二章 蒋介石的用人原则与戴笠其人 | 第10-18页 |
第一节 蒋介石的封建传统思想源流 | 第10-11页 |
第二节 蒋介石的主要用人原则与方法 | 第11-15页 |
一、以乡情为纽带 | 第12页 |
二、以黄埔学生军为基础 | 第12-13页 |
三、以对自己的绝对忠诚和服从为根本前提 | 第13-14页 |
四、充分自信而主观的"以面识人"法 | 第14-15页 |
第三节 戴笠的早年经历及其性格特征 | 第15-16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16-18页 |
第三章 蒋介石与戴笠关系的历史 | 第18-32页 |
第一节 蒋介石与戴笠关系的肇始 | 第18-20页 |
一、初识上海滩 | 第18页 |
二、校长与学生 | 第18-19页 |
三、特殊上下级关系的开始 | 第19-20页 |
第二节 蒋介石与戴笠关系的发展 | 第20-30页 |
一、蒋介石刻意培养依仗戴笠 | 第20-26页 |
二、戴笠努力奉迎蒋介石 | 第26-30页 |
第三节 小结 | 第30-32页 |
第四章 蒋介石与戴笠关系的异变 | 第32-46页 |
第一节 戴笠渐长的政治野心 | 第32-38页 |
一、羽毛渐丰,矛盾暗生 | 第32-33页 |
二、借蒋之手打击对手 | 第33-34页 |
三、抢夺海军、警察、交通路警权 | 第34-37页 |
四、伸手政坛的大言妄行 | 第37-38页 |
第二节 蒋介石的防备与应对 | 第38-40页 |
一、对特务组织的防范和限制 | 第38页 |
二、在国内外压力下装饰民主 | 第38-39页 |
三、对戴笠军统局的明改暗保 | 第39-40页 |
第三节 蒋戴矛盾的爆发与终结 | 第40-45页 |
一、在北平的演讲与计划 | 第40-41页 |
二、对自己未来出路的考虑 | 第41-42页 |
三、戴笠强令飞行赶回重庆 | 第42-43页 |
四、戴笠坠机暴卒 | 第43页 |
五、蒋对戴的悼念与优遇 | 第43-45页 |
第四节 小结 | 第45-46页 |
第五章 分析与结论 | 第46-48页 |
第一节 从蒋介石角度的分析 | 第46页 |
第二节 从戴笠角度的分析 | 第46-47页 |
第三节 总结 | 第47-48页 |
附录 | 第48-51页 |
参考文献 | 第51-56页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第56-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