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 第7-9页 |
一、国民政府对战后印支问题的最初考虑 | 第9-14页 |
(一) 印支通道的战时功能 | 第9-10页 |
(二) 高涨的民族主义情绪和“扶植印支独立” | 第10-14页 |
二、罗斯福的“国际托管印支”计划 | 第14-21页 |
(一) 美国关于战后印支的最初政策及盟国间的纠葛 | 第14-17页 |
(二) 重庆国民政府对美国主张战后“国际托管”印支的反应 | 第17-21页 |
三、接受法国的示好与印支局势的骤变 | 第21-29页 |
(一) 接受法国的示好,原则上同意法国战后重返印度支那 | 第21-24页 |
(二) 印支局势的骤变与国民政府的对策 | 第24-29页 |
四、派兵入越受降与最终同意法国重返印度支那 | 第29-44页 |
(一) 美国对印支政策的转变 | 第29-31页 |
(二) 国民政府内部对印支问题的分歧 | 第31-34页 |
(三) 中法在越南的交涉冲突 | 第34-38页 |
(四) 中法重庆谈判和中国撤军 | 第38-44页 |
主要参考论著 | 第44-45页 |
主要参考文献 | 第45-48页 |
主要参考报刊杂志 | 第48-49页 |
后记 | 第49-50页 |
附: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