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
--
清前期(1616~1840年)
清代河督白钟山研究
清代的嫁卖
权利、身份、财富--八旗汉军社会地位研究
黄教与清前期的蒙古治理
努尔哈赤和皇太极与朝鲜间的瓦尔喀之争
《清实录》中有关柳条边的文献记载及其研究
清代巴县诉讼中的孝治
《清史稿·职官志一》考论
晏斯盛地方社会治理研究
刘衡及其官箴书研究
清代吉林城的历史变迁
察罕更嘎坚赞生平研究
清代阿拉善和硕特旗蒙古文司法档案研究
清康雍时期御医群体研究
清代东北少数民族对汉文化认同研究
清代山西进士研究
清代启心郎研究
清代两淮盐政运行问题与陶澍票盐改革
雍正朝“台谏合一”原因探究
清朝中期侍卫制度变迁研究(1775-1820)
“罪己诏”与嘉庆帝政务认知研究
清代流放区域大转换与边疆政策研究
清前期东北地区关内汉民流入研究(1644-1795年)
清康熙三十四年平阳府大地震后赈灾研究
清代皇商商业活动之特权研究
改土归流与清代广西土司社会
清代西南地区土司承袭问题研究
清代湘北渡口制度研究
《清代硃卷集成》的文献价值和学术价值研究
乾隆时期士风嬗变研究
清代贵州苗疆的法律控制与地域秩序--The Investigation about Miao Areas in Guizhou
清代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研究
清代象溪高氏的人口、土地与家族
清代监狱研究
清代辽西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变迁研究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研究
清代河洛地区的孝道文化研究
清与民国时期阿拉善地区喀尔喀移民研究
清代前期民间借贷法律研究
康熙朝中叶文化政策与大一统政治之研究
清代归化城土默特政治地位变迁及相关问题研究
包世臣经世思想研究
清代京仓、通仓研究浅见
清代绿营武职官员处分程序研究
清代越南燕行使者眼中的中国地理景观--以《越南汉文燕行文献集成》为中心
章学诚学论研究
王宏翰中西会通研究
清前期滇西云龙地区的盐井与地方社会
清末民初云南藏区寺院与乡村社会
乡间的守望者--清代士绅郑光祖研究
上一页
[4]
[5]
[6]
[7]
[8]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