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研究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页 |
绪论 | 第7-14页 |
一、本选题的研究对象、范围和研究意义 | 第7-9页 |
二、清代荒政文献及荒政史研究所取得的成就 | 第9-13页 |
三、本论文的重难点及创新点 | 第13-14页 |
一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概述 | 第14-32页 |
(一) 清代荒政文献产生的社会与学术背景 | 第14-22页 |
1、清代灾荒与荒政文献 | 第14-18页 |
2、清代荒政制度与荒政文献 | 第18-21页 |
3、清代史学与荒政文献 | 第21-22页 |
(二)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的特点 | 第22-28页 |
1、数量之多创历代之最 | 第23-24页 |
2、政府公文常见于册 | 第24-26页 |
3、一批记录地方上救灾活动的荒政文献的出现 | 第26-27页 |
4、一批总结性的荒政宏著的出现 | 第27-28页 |
(三)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的作者群 | 第28-32页 |
二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的体裁体例特征 | 第32-47页 |
(一) 形式多样的政书体裁 | 第33-39页 |
1、叙述类 | 第33-34页 |
2、汇编摘要类 | 第34-38页 |
3、考证类 | 第38-39页 |
(二) 传统政书体例特点的再现与完善 | 第39-47页 |
1、多样化的编纂方式 | 第39-41页 |
2、广泛的材料来源 | 第41-44页 |
3、言简意赅的评论 | 第44-47页 |
三 清代(1840年以前)荒政文献的价值 | 第47-62页 |
(一) 经世致用的实用价值 | 第47-49页 |
(二) 留存历史的史料价值 | 第49-53页 |
(三) 补充史料的文献价值 | 第53-62页 |
结语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6页 |
后记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