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清前期(1616~1840年)论文

清代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研究

内容摘要第4-8页
Abstract第8-13页
第一章 导论第17-22页
    一、研究目的与动机第17-19页
    二、相关研究回顾第19-22页
第二章 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的概况第22-39页
    一、乾隆朝的督抚设置及其职权第22-24页
    二、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的种类第24-32页
        (一) 官吏受财第26-28页
        (二) 坐赃致罪第28页
        (三) 在官求索借贷人财物第28-30页
        (四) 家人求索第30-31页
        (五) 监守自盗仓库钱粮第31页
        (六) 私借钱粮第31-32页
    三、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的特点第32-39页
        (一) 贪贿犯罪集团化第32-34页
        (二) 贪贿犯罪形式多样,更加隐蔽第34-36页
        (三) 涉案金额巨大第36-39页
第三章 乾隆朝预防督抚贪贿犯罪的制度及其实施第39-60页
    一、对督抚的考绩第39-42页
    二、对督抚的监督第42-54页
        (一) 科道及京官对督抚的监督第42-47页
        (二) 地方官之间的监督第47-54页
    三、预防督抚贪贿犯罪的其他制度第54-60页
第四章 乾隆朝惩治督抚贪贿立法的调整第60-86页
    一、清初的惩贪立法第60-69页
        (一) 《大清律例》制定前清代的主要惩贪立法第60-61页
        (二) 乾隆朝初年《大清律例》的相关立法第61-69页
    二、乾隆朝对地方吏治的整饬及立法调整第69-86页
        (一) 清高宗对地方吏治的整饬第69-72页
        (二) 乾隆朝的立法调整第72-82页
        (三) 乾隆朝惩治督抚贪贿立法的特点第82-86页
第五章 乾隆朝督抚贪贿犯罪的惩治第86-129页
    一、对督抚贪贿犯罪的审理第86-98页
        (一) 审理者的身份与态度第86-92页
        (二) 革职解任:保证案件侦办的基本措施第92-94页
        (三) 查抄家产:搜获贪贿罪证的重要方式第94-98页
    二、对督抚贪贿犯罪的定罪量刑第98-121页
        (一) 定罪量刑的一般程序第100-105页
        (二) 定罪第105-110页
        (三) 量刑第110-116页
        (四) 对其他同案官员的惩处第116-121页
    三、皇权与督抚贪贿犯罪的惩治第121-129页
        (一) 清高宗的统治政策与惩贪第121-125页
        (二) 皇权对惩治督抚犯罪的影响第125-129页
第六章 乾隆朝预防及惩治督抚贪贿犯罪的实效第129-145页
    一、预防及惩治督抚贪贿犯罪的成效评价第129-135页
    二、成效不彰的原因分析第135-145页
        (一) 乾隆朝贪贿案件丛生的固有原因第135-141页
        (二) 预防及惩治机制的自身局限第141-145页
余论第145-151页
致谢第151-153页
参考文献第153-158页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158页

论文共1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甘蓝型油菜隐性细胞核雄性不育上位抑制基因的精细定位
下一篇:基于运行安全的机场停机位分配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