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前期东北地区关内汉民流入研究(1644-1795年)
摘要 | 第4-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5页 |
一、选题的缘由与意义 | 第9-10页 |
二、当前的研究现状 | 第10-13页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第13-14页 |
(一)研究时间断限 | 第13页 |
(二)研究对象划分 | 第13-14页 |
(三)研究地域范围 | 第14页 |
四、写作方法及创新 | 第14-15页 |
第一章 清前期东北关内汉民流入的动因分析 | 第15-24页 |
一、关内地区的内部推力 | 第15-21页 |
(一)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 | 第15-17页 |
(二)人多地少矛盾的尖锐化 | 第17-19页 |
(三)社会动荡与自然灾害频繁 | 第19-21页 |
二、东北地区的外部拉力 | 第21-24页 |
(一)“龙兴之地”的战 略地位 | 第21-22页 |
(二)东北地区的区位优势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清前期东北关内汉民流入的政策分析 | 第24-40页 |
一、清前期东北汉民流入的阶段政策 | 第25-34页 |
(一)“招民开垦”政策 (1644—1667年) | 第25-27页 |
(二)“封而不禁”政策 (1668—1739年) | 第27-29页 |
(三)“厉行封禁”政策 (1740—1795年) | 第29-34页 |
二、不同时期政策变迁的原因分析 | 第34-37页 |
(一)巩固和加强清廷统治的需要 | 第34-35页 |
(二)维护国家经济来源的需要 | 第35页 |
(三)保护旗人生计的需要 | 第35-37页 |
三、汉民流入的主要类型及社会地位 | 第37-40页 |
第三章 清前期关内汉民流入对东北的历史作用 | 第40-51页 |
一、汉民流入与东北的经济发展 | 第40-43页 |
(一)促进了东北地区的土地开发 | 第40-42页 |
(二)繁荣了东北的城镇经济 | 第42-43页 |
二、汉民流入与东北文化之演变 | 第43-47页 |
(一)先进农耕文化的传播 | 第43-45页 |
(二)满汉文化交流的深化 | 第45-47页 |
三、汉民流入与东北边疆的巩固 | 第47-48页 |
四、对当代东北发展的启示 | 第48-51页 |
结语 | 第51-52页 |
参考文献 | 第52-57页 |
致谢 | 第5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