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从开埠到开放:一百年间广西北部湾地区对外通道透视
近代梧州城市现代化的历史考察
明至民国时期婺源山林生态与保护--以乡规民约为例
清代至民国北疆地区集市聚落形成发展研究
清水江文书中的山地认知探析
明清海南方志《海黎志》研究
吴宗慈及其《庐山志》研究
金凉州历史研究
1891-1892年柔克义入藏考察活动的初步研究
吴宗慈方志理论研究
清代方志地图作者初探
徐时栋与《宋元四明六志》研究
清至民國山東方志所錄方言資料的方音研究
德占时期青岛社会治理研究
青岛回归遗留问题研究
汉魏东北边郡城市与政区研究
清代维吾尔文献对于研究伊犁历史的价值
乾隆《镇江府志》研究
明代方志学家郭棐研究
民国《镇宁县志》研究
论张海鹏的台湾史研究
西北地区湖泊资源利用研究(1368~1911)
东光朝鲜民族村社会变迁历程与民族村寨建设研究
白洋淀地区的水环境与乡村社会研究(1840-1937)
明至民国高平商人的发展脉络探析--以碑刻为中心
《钦定西域同文志》文献学研究
贵州傩文化研究(1368-1949年)
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
普善山庄研究
民国时期迪士尼跨文化传播与上海城市文化(1930-1949)
清代至民国初年晋商典当业研究--以刘建民藏书信资料为中心
承德平泉县喀喇沁蒙古研究
明清海南方志《风俗志》研究
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粤东梅城攀桂坊个案研究
清季西北史地学与民国边政研究中的“新疆观”--以《西域水道记》与《中国经营西域史》的比较为中心
杨增新与盛世才治新时期的民族政策比较研究
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
天津近代城市建设管理机构的研究
西北地区河流运输变迁研究(1368-1949)
李泰棻与傅振伦方志思想比较研究
汾涑河流域历史城市地理研究
地方志时空数据组织与应用
清同治、光绪年间江西地方志纂修研究
日本东亚同文会编纂《支那省别全志》研究
20世纪四十年代的边疆和边疆学术研究--以《边疆通讯》月刊为中心的考察
内蒙古喀喇沁王贡桑诺尔布近代改革探究
《吴文节公遗集》中江西史料的整理与研究
铁路与郑州城市地理变迁(1904-1954)
近代云南回族马帮商人与回族乡村社会变迁研究
旅蒙晋商与清代内蒙古经济文化变迁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