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宗族发展与地方社会变迁--粤东梅城攀桂坊个案研究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第1章 导论第7-13页
    1.1 问题的提出第7-8页
    1.2 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页
    1.3 文献综述第8-12页
    1.4 研究方法第12-13页
第2章 发展伊始:攀桂坊的早期概况第13-22页
    2.1 梅县的建置沿革第13-14页
    2.2 攀桂坊的地理区位及行政区划第14-16页
    2.3 攀桂坊的形成与得名第16-18页
    2.4 攀桂坊的居民第18-20页
        2.4.1 攀桂坊的居民数量第18-19页
        2.4.2 攀桂坊的疍户第19-20页
    2.5 攀桂坊的社区信仰第20-22页
第3章 家族始迁:攀桂坊的发展第22-42页
    3.1 萧、张、李、黄四姓迁居攀桂坊第22-34页
        3.1.1 萧氏家族第22-24页
        3.1.2 张氏家族第24-30页
        3.1.3 李氏家族第30-31页
        3.1.4 黄氏家族第31-34页
    3.2 明末清初粤东社会环境第34-41页
        3.2.1 程乡周边环境及州城布防第35-36页
        3.2.2 抗清名士与攀桂坊第36-41页
    3.3 小结第41-42页
第4章 文商并举:攀桂坊的繁荣第42-61页
    4.1 文教发展第42-50页
        4.1.1 科举成就第42-47页
        4.1.3 家族私塾的创建第47-48页
        4.1.4 官府学校的设置第48-50页
    4.2 家族外扩第50-55页
        4.2.1 张氏家族外扩第50-51页
        4.2.2 黄氏家族外扩第51-55页
    4.3 攀桂坊的商业发展第55-60页
        4.3.1 攀桂坊与下市第55-56页
        4.3.2 明清时期攀桂坊商业概况第56-57页
        4.3.3 攀桂坊地区的当铺第57-59页
        4.3.4 商业暗语“下市话”第59-60页
    4.4 小结第60-61页
第5章 再经动乱:太平天国运动对攀桂坊的影响第61-67页
    5.1 太平军两次攻占嘉应州城第61-64页
        5.1.1 石镇吉部进占嘉应州城第61-63页
        5.1.2 汪海洋部进占嘉应州城第63-64页
    5.2 太平天国运动对攀桂坊的影响第64-67页
第6章 近代变迁:教育、工商业变革与侨乡的形成第67-86页
    6.1 教育变革第67-74页
        6.1.1 黄遵宪与嘉应兴学会议所第67-70页
        6.1.2 黄遵宪与东山师范学堂第70-72页
        6.1.3 黄遵宪与攀桂坊留日学生第72-74页
    6.2 工商业变革第74-78页
        6.2.1 裕隆泰钱庄第74-76页
        6.2.2 光耀电灯股份有限公司第76-78页
    6.3 攀桂坊华侨第78-85页
        6.3.1 家族衰落第78-80页
        6.3.2 梅州华侨第80-81页
        6.3.3 华侨与家乡第81-83页
        6.3.4 华侨个案:谦谦堂张氏家族第83-85页
    6.4 小结第85-86页
第7章 结论第86-88页
致谢第88-89页
参考文献第89-91页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第91页

论文共9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季西北史地学与民国边政研究中的“新疆观”--以《西域水道记》与《中国经营西域史》的比较为中心
下一篇:贵州南部佯僙人入赘婚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