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3-5页 |
Abstratc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7页 |
一 选题缘由及意义 | 第9-10页 |
二 相关研究综述 | 第10-14页 |
(一) 综合著作类的研究 | 第10-12页 |
(二) 西北河流运输的论文类研究 | 第12-14页 |
(三) 其他与西北河流运输有关的研究 | 第14页 |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 第14-15页 |
(一) 研究方法 | 第14-15页 |
(二) 创新之处 | 第15页 |
四 研究的时空范围 | 第15-17页 |
第一章 黄河中上游的运输及其变迁 | 第17-57页 |
第一节 黄河干流的航运 | 第18-32页 |
一 黄河干流航道及其变迁 | 第18-22页 |
二 黄河的河运工具 | 第22-26页 |
三 黄河河运物资 | 第26-32页 |
(一)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军事物资运输 | 第26-27页 |
(二) 明清民国时期黄河中上游地区的商贸物资运输 | 第27-32页 |
第二节 黄河支流的运输活动 | 第32-42页 |
一 渭河及其支流的航运 | 第32-39页 |
二 洮河的木筏运输 | 第39-40页 |
三 湟水及其支流大通河的运输活动 | 第40-42页 |
第三节 黄河中上游的津渡与桥梁 | 第42-51页 |
一 黄河中上游的津渡 | 第42-45页 |
二 黄河中上游的桥梁及其变迁 | 第45-51页 |
第四节 黄河流域河流运输兴衰变迁的原因探析 | 第51-57页 |
一 黄河中上游地区河流运输兴起的原因 | 第52-53页 |
二 黄河流域河流运输衰落的原因 | 第53-57页 |
第二章 西北地区长江上游支流的运输及其变迁 | 第57-77页 |
第一节 嘉陵江及其支流的河运及特征 | 第58-63页 |
第二节 汉江及其支流的河运 | 第63-73页 |
一 汉江干流的航运及变迁 | 第63-68页 |
二 汉江支流的航运及其变迁 | 第68-73页 |
第三节 陕南河流运输特点 | 第73-77页 |
第三章 西北地区内流河的运输及其特点 | 第77-89页 |
第一节 新疆伊犁河河运及其变迁 | 第77-82页 |
第二节 河西走廊的黑河河运实践 | 第82-85页 |
第三节 西北地区内流河河运之特点 | 第85-89页 |
第四章 额尔齐斯河的运输及其特点 | 第89-95页 |
第一节 额尔齐斯河河运发展历程 | 第89-93页 |
第二节 额尔齐斯河河流运输的特点 | 第93-95页 |
第五章 西北地区河流运输的发展特点及其与经济社会发展关系思考 | 第95-101页 |
第一节 西北地区河流运输发展的特点 | 第95-97页 |
第二节 西北地区河流运输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 | 第97-101页 |
结语 | 第101-103页 |
参考文献 | 第103-113页 |
致谢 | 第113-11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