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地方史志论文

从田园村舍到花园洋房—近代上海东平路街区研究(1913-1949)

摘要第3-4页
abstract第4页
绪论第8-20页
    一、选题意义第8-9页
    二、研究现状第9-17页
    三、研究范围第17-18页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8-19页
    五、创新点与不足第19-20页
第一章 筑路史——贾尔业爱路之诞生第20-38页
    第一节 辟筑背景第20-24页
        一、早期水乡图景第20-22页
        二、法租界越界筑路第22-24页
    第二节 辟筑过程第24-31页
        一、路之辟筑第24-25页
        二、路名考证第25-31页
    第三节 近代化市政建设第31-37页
        一、基础设施建设第31-35页
        二、三角花园——普希金雕像第35-37页
    小结第37-38页
第二章 造房史——“花园洋房”街区第38-56页
    第一节 “花园洋房”街区形成及成因第38-44页
        一、“花园洋房”街区形成第38-41页
        二、“花园洋房”街区成因第41-44页
    第二节 早期地产业主第44-51页
        一、中国营业公司第45-48页
        二、万国储蓄会第48-50页
        三、其他地产业主第50-51页
    第三节 街区建筑风貌第51-55页
    小结第55-56页
第三章 人文史——“中国历史名人第一圈”第56-85页
    第一节 居民变迁第56-66页
        一、法租界时期第56-60页
        二、抗战时期第60-61页
        三、解放前夕第61-66页
    第二节 金融世家:席家花园第66-70页
        一、洞庭席氏家族第66-67页
        二、中央造币厂厂长席德柄第67-70页
    第三节 宗教圣堂:东平路基督堂第70-76页
        一、自由牧师陈鸣扬第70-72页
        二、东平路基督堂与《基督堂年刊》第72-76页
    第四节 总统官邸:蒋宋“爱庐”第76-84页
        一、最早居住者第76-78页
        二、“爱庐”时代第78-84页
    小结第84-85页
结语第85-88页
参考文献第88-97页
附录第97-104页
    附录1:1913-1941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居民统计表第97-102页
    附录2:1932年贾尔业爱路(今东平路)沿线地产业主统计表第102-103页
    附录3:1945-1949年上海解放前东平路及其周边国民政要寓居表第103-104页
致谢第104-105页

论文共10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蒙古族秀斯民俗在草原旅游开发中的应用研究
下一篇:清代雩祭礼制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