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
地方史志
天津原日租界规划沿革初探
市场与区划:清代至民国江南市镇的区域建构与演变--以江苏吴江盛泽镇为例
哈尔滨早期市政近代化研究(1898-1931)
近代辽宁地域社会视野下的寺庙文化研究
汉口外国驻军研究(1842-1937)
胶州湾军事职能演变研究(1891-1945)
从濒海市集到现代乡镇--以炮台镇相关文献为主线
明清时期今慈溪市域的海塘、聚落和移民
安徽建省与省域认同
近代云南山地资源开发中的彝汉民族关系研究--以楚雄地区为例
近代昆明公共文化事业建设研究--以图书馆、公园和电影院为例
近代临沧地区民族关系研究
城市意象展示与旅行者感知--以1930年代上海旅行指南为中心
近代东北土匪及其与日本关系研究
近代菏泽地区灾荒及救济研究
吉长地区朝鲜移民研究(1910-1949)
冀南西豆庄农业生产变迁研究(1923-2013)
近代云南沿边土司地区的制度解构与社会变迁研究
何为新疆?-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新疆认知”之主要内容与特征
清代《长宁县志》的编纂与地方宗族研究
开封不同朝代文化层重金属污染与人类活动关系--兼论人为源元素在沉积旋回划分中的作用
明清海南方志《舆地志》研究
东西方文明在南海区域的冲突与碰撞
浙江舟山“兰秀帮”研究
宋以后武夷山北麓的山区开发和家族历史--以铅山县石塘镇为例
冯甦《滇考》研究
《汶上县志》人文探究
英租威海卫乡村治理探析
九江开埠与九江城市近代化
《龙井春秋》的编纂与徽州文化的联系
20世纪三四十年代广西龙州与越南革命关系史研究
江西广昌驿前赖氏与地方社会研究
郑州市地方志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对策研究
德占青岛时期的地方治理研究
《华阳国志》中的两汉三国人物
历史记忆中的云南影像--基于纪实性影像的历史考察
新中国初期武汉城市居委会的历史考察
战后台湾地区的台湾史研究(1945-2010)
民国时期黄岩县的水利建设与地方社会
明清河南地方士绅与方志纂修研究
黎丹与民国青海社会研究
满族对天津城市近代化的影响(1860~1945)
七百苗寨形成历史初探
空间重构与功能重塑:1958年江苏省十县划入上海市及其对上海城市发展的影响
清至明国时期宁夏地区的旱灾与社会应对研究
晋南地区旧志风俗志研究
文登藝文志
清康熙、雍正、乾隆年间江西地方志纂修研究
近代中俄冲突下的黑河地区中国商人群体研究
清代西宁府农业垦殖与农业生态环境变迁
上一页
[2]
[3]
[4]
[5]
[6]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