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史学理论
--
史学史
--
中国
《中国历史研究法》与《中国历史研究法补编》之比较
孔子的历史观与史学意识论析
新中国的旧史学--建国初期的中国历史学与现代实证传统
梁启超与中国近现代史学:以跨学科为中心的分析
明清学人以纪传体体例对《宋史》的改撰与补修--立足于《宋史质》、《宋史新编》及《宋史翼》的考察
北宋三孔史学思想初探
两晋史学发展特征研究
顾颉刚“古史层累说”初探
李则纲《史学通论》的史学思想研究
胡宏史学思想研究
《史通》史著文辞观初探
陈寅恪的治史方法:以文献材料为中心的考察
章学诚史学评论与《易》教
从《廿二史札记》看赵翼的史学思想与方法
司马迁、班固和范晔思想管窥--“循”“酷”列传比较
乾隆时期历史文献编纂研究
从“新史学”到“新汉学”--1901—1929年中国史学发展史稿
徘徊于学术与政治之间--以建国后吴晗史学活动为中心考察
清代山东史学初探
章学诚与中国史学的近代转型--章学诚学术接受史初探
邵廷采学术研究
论章学诚“史意”说
从陈寅恪、钱穆到余英时--以“新宋学”之建构为线索的探论
陆懋德学术研究
近代经史嬗变过程中的陈黻宸
论王桐龄的史学
童书业史学研究
常乃德史学研究
傅斯年的史学理论析论
《新唐书》的编纂及其学术成就
抗战时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发展
半个世纪的执着--章开沅史学研究述论(1954-2005)
陈增辉史学成就述评
《新序》接受史研究
新考据学派:学术与思想(1919—1949)
20世纪前半期马克思主义史学中国化的道路
梁启超史学认识论思想初探
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北朝史官考
梁启超“新史学”观念生成论析
论李贽对历史人物的评价--以《藏书》、《续藏书》为中心
郭嵩焘史学思想研究
从《日知录》看顾炎武历史编纂思想
章学诚的明道经世史学
《晏子春秋》的史学价值
元明人论唐
相似外表下的不同内核--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就“尧、舜、禹”问题研究比较
蒋廷黻史学研究--兼论20世纪30年代中国近代史研究的两种范式
燕京大学历史学会初探
学术与国家:《史地学报》及其群体研究
上一页
[8]
[9]
[10]
[11]
[1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