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3页 |
| Abstract | 第3-4页 |
| 中文文摘 | 第4-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3页 |
| 第2章 章开沅与辛亥革命史研究(1954—2001) | 第13-25页 |
| ·初始阶段(1954—1966年) | 第13-16页 |
| ·成熟阶段(1976—2001年) | 第16-18页 |
| ·成就与贡献 | 第18-25页 |
| 第3章 章开沅与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研究(1961—2002) | 第25-31页 |
| ·筚路蓝缕 | 第25-27页 |
| ·学术价值 | 第27-29页 |
| ·学术特色 | 第29-31页 |
| 第4章 章开沅与近代思想文化史研究(1986—2005) | 第31-39页 |
| ·提倡“社会历史文化土壤学” | 第31-33页 |
| ·构建近代思想文化发展的“离异与回归”模式 | 第33-37页 |
| ·提出改造民族文化的路径:铸造新国魂 | 第37-39页 |
| 第5章 章开沅与中国早期现代化研究(1988—2005) | 第39-46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39-40页 |
| ·学术贡献 | 第40-43页 |
| ·研究方法 | 第43-46页 |
| 第6章 章开沅与教会大学史研究(1987—2005) | 第46-55页 |
| ·研究的背景和路径 | 第46-48页 |
| ·成一家之言 | 第48-51页 |
| ·推动中国教会大学史研究 | 第51-55页 |
| 第7章 章开沅与南京大屠杀研究(1988—2005) | 第55-63页 |
| ·研究的缘起 | 第55-57页 |
| ·著书立说 | 第57-60页 |
| ·学术价值与特色 | 第60-63页 |
| 结论 | 第63-64页 |
| 附录 | 第64-65页 |
| 参考文献 | 第65-76页 |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78页 |
| 个人简历 | 第78-79页 |
| 福建师范大学学位论文使用授权声明 | 第7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