绪论 | 第1-13页 |
第一章 结论相似 学术同源——白鸟库吉与顾颉刚学术渊源比较 | 第13-24页 |
第一节 白、顾二氏学术渊源中的清代考据派因素 | 第13-18页 |
第二节 德国实证历史学派与白、顾二氏的学术关联 | 第18-21页 |
第三节 中日两国疑古传统与白氏、顾氏研究 | 第21-24页 |
第二章 立场预设 史料印证——白鸟库吉“尧舜禹抹杀论”之论证过程及其同顾颉刚论证的差异 | 第24-36页 |
第一节 白鸟库吉对于“尧、舜、禹”问题的论证过程分析 | 第24-32页 |
第二节 顾颉刚论与白鸟库吉在论证特点上的差异 | 第32-36页 |
第三章 时移势易 旨归异趋——白鸟库吉与顾颉刚所处时代背景与学术指向比较研究 | 第36-49页 |
第一节 白鸟库吉所处之时代背景与日本疑古派的进一步发展 | 第38-43页 |
第二节 顾颉刚所处中国的学术环境及时代背景 | 第43-49页 |
余论 | 第49-52页 |
附录一 | 第52-53页 |
附录二 | 第53-54页 |
附录三 | 第54-55页 |
参考书目 | 第55-58页 |
后记 | 第5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