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岱的《四书》学与史学
|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4页 |
| ·选题起因 | 第9-10页 |
| ·选题意义 | 第10页 |
| ·研究成果述评 | 第10-13页 |
| ·写作构想 | 第13-14页 |
| 第2章 张岱的生平际遇与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术环境 | 第14-24页 |
| ·张岱的生平际遇 | 第14-18页 |
| ·明清之际的思想学术环境 | 第18-24页 |
| 第3章 张岱《四书遇》的治学特点及其哲学内涵 | 第24-43页 |
| ·张岱《四书遇》的治学特点 | 第24-36页 |
| ·反对拘泥于训诂,注重义理阐发 | 第24-27页 |
| ·兼采众说,自己不多着墨 | 第27-29页 |
| ·重在体验与自得 | 第29-31页 |
| ·儒释道会通 | 第31-34页 |
| ·反对朱注和时文注疏 | 第34-36页 |
| ·《四书遇》的哲学内涵 | 第36-43页 |
| ·本体论 | 第37-38页 |
| ·人性论 | 第38-41页 |
| ·格物致知论 | 第41-43页 |
| 第4章 张岱的史学 | 第43-57页 |
| ·明末清初的史学 | 第43-44页 |
| ·《石匮书》及《石匮书后集》的编纂 | 第44-48页 |
| ·张岱的历史观及其史学思想 | 第48-57页 |
| ·张岱的历史观 | 第48-52页 |
| ·张岱的史学思想 | 第52-57页 |
| 结语 | 第57-60页 |
| 参考文献 | 第60-62页 |
|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62-63页 |
| 致谢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