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近代陕商经营衰落原因探析
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精简城镇人口问题研究
1921年-1949年中国共产党“三八”妇女节纪念活动研究
抗战时期沦陷区知识分子的国家认同问题研究
解放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保安处情报工作研究
梁师都政权研究
辽代货币制度初探
明蓟镇对兀良哈三卫的抚赏研究
唐筑三受降城及其对后突厥政局产生的影响
蒙元时期姑姑冠及相关问题研究
从近代中外旅行见闻看蒙古地区社会风貌--以行纪、考察记为中心
赛典赤治滇的历史贡献及其现代启示研究
明人私撰嘉靖、隆庆两朝编年史研究
金毓黻《宋辽金史》研究
内蒙古牙克石地区汉族移民研究
乾隆皇帝东巡泰山考论
书信中的明蒙边事--张四维《与鉴川王公论贡市书》解析
中日交流史上的永乐通宝(1408-1608)
清代前中期盛京社会风俗变迁研究(1644-1800)
近代的土地占有与乡村领袖、乡村共同体治理--以安徽天长地区为例
明清江西抚州桥梁的修建
论大生产运动时期抗日根据地多种经济成分的形成和发展
荥阳故城水运兴衰研究
明清时期山东新城王氏家族文化研究
蒙元牌符与信息传播研究
阮大铖生平事迹考论
清末政治体制的改革(1901-1911)
杜文秀起义社会背景研究
清代汉中地区农业开发研究
明代西北地区散州研究
他者視野からみる東亞同文書院の內モ冫ゴル「調查旅行」
清代山西人口分布差异研究--以蒲州府、朔平府和汾州府为例
唐代士人对“钱荒”的议论
唐代儒学在朝鲜半岛的本土化研究
“通儒”马融与《尚书》研究
完颜希尹家族与金朝政治
日伪时期的山东留日学生研究
人民公社化时期南京农村公共食堂研究
从《盛京时报》看清末东三省官制改革
先秦时期有关东北史料文献辑说
顺治至乾隆时期的日铜贸易
《蒙古一卫拉特大法典》若干词语的文化阐释
论明清以来贵州侗族聚居地名蕴含的和谐精神
清代科举家族济宁孙氏的转型研究
五代宋初宰相选任标准及其事权变迁考述
江桥抗战新论
士族与孙吴统治者冲突研究
薛凤祚中西科学会通思想探微
抗战时期四川省国民精神总动员运动研究
全面抗战时期的抗战诗歌研究
上一页
[43]
[44]
[45]
[46]
[47]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