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3-5页 |
abstract | 第5-6页 |
绪论 | 第9-16页 |
(一)研究意义 | 第9页 |
(二)研究现状 | 第9-15页 |
1、全国视野下的宏观研究 | 第9-12页 |
2、区域史研究 | 第12-14页 |
3、相关人物研究 | 第14-15页 |
(三)研究方法 | 第15页 |
(四)本文概念界定 | 第15-16页 |
一、20世纪60年代初内蒙古自治区精简城镇人口的背景 | 第16-24页 |
(一)国家精简城镇人口政策出台 | 第16-18页 |
(二)内蒙古自治区精简城镇人口的现实因素 | 第18-24页 |
1、“大跃进”期间内蒙古自治区城镇人口迅速增长 | 第19-20页 |
2、城镇人口迅速增加产生的影响 | 第20-24页 |
二、内蒙古自治区精简城镇人口的实施 | 第24-42页 |
(一)内蒙古自治区精简城镇人口的进程 | 第24-34页 |
1、精简城镇人口初步开展(1960年9月到1961年6月底) | 第24-29页 |
2、精简城镇人口全面推进(1961年7月到1962年6月底) | 第29-32页 |
3、精简城镇人口的收尾阶段(1962年7月到1963年底) | 第32-34页 |
(二)精简对象与标准 | 第34-39页 |
1、职工 | 第34-35页 |
2、城镇居民 | 第35-36页 |
3、学生和教职工 | 第36-39页 |
4、干部 | 第39页 |
(三)被精简人员的态度 | 第39-42页 |
1、响应号召,自愿被精简 | 第39-40页 |
2、服从精简,但存在不满情绪 | 第40-41页 |
3、逃避精简 | 第41-42页 |
三、内蒙古自治区对被精简人员的安置 | 第42-50页 |
(一)安置去向 | 第42-46页 |
1、职工及城镇居民的安置去向 | 第42-44页 |
2、学生及教职工的安置去向 | 第44-45页 |
3、干部的安置去向 | 第45-46页 |
(二)被精简人员的安置待遇 | 第46-48页 |
(三)安置过程中几个问题的解决办法 | 第48-50页 |
1、落户问题 | 第48-49页 |
2、粮食供应问题 | 第49页 |
3、住房问题 | 第49-50页 |
四、精简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 第50-54页 |
(一)担心人员过度流失,阻拦职工返乡 | 第50-51页 |
(二)精简对象随意 | 第51页 |
(三)精简方式粗暴 | 第51页 |
(四)安置待遇标准不一 | 第51-54页 |
五、精简城镇人口的影响 | 第54-61页 |
(一)粮食及副食品供应回升 | 第54-55页 |
(二)市场形势及财政收入好转 | 第55页 |
(三)过度精简,影响正常工作 | 第55-57页 |
(四)保障被精简人员的生活成为持久的社会问题 | 第57-59页 |
(五)人才流失,影响技术革新 | 第59-61页 |
结语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