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明(1368~1663年)论文

中日交流史上的永乐通宝(1408-1608)

摘要第5-7页
Abstract第7-8页
0.前言第11-15页
    0.1 研究对象和背景第11-12页
    0.2 研究现状第12-13页
    0.3 研究内容、意义与创新第13-15页
1.永乐通宝的铸造背景与原因第15-25页
    1.1 明朝初期的钱法与货币行用状况第15-17页
    1.2 永乐通宝被铸造的原因第17-20页
    1.3 明代以前中国铜钱东流日本与日本铜的西来第20-25页
2. 永乐通宝流入日本的途径第25-34页
    2.1 明政府的赏赐与勘合贸易的给值第25-27页
    2.2 中日私人贸易第27-31页
    2.3 通过朝鲜、琉球、安南等国间接流入第31-33页
    2.4 日本民间私铸永乐通宝第33-34页
3. 永乐通宝在日本的流布第34-42页
    3.1 室町初期的日本货币行用状况第34-35页
    3.2 15 世纪中后期永乐通宝在日本的行用第35-36页
    3.3 16 世纪前中期永乐通宝在日本的行用第36-38页
    3.4 16 世纪后期永乐通宝在日本的行用第38-40页
    3.5 永乐通宝在日本流通的被禁和消失第40-42页
4. 永乐通宝对日本的影响第42-45页
    4.1 永乐通宝对日本货币经济的影响第42-43页
    4.2 永乐通宝对日本钱制的影响第43-44页
    4.3 永乐通宝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第44-45页
5.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9页
致谢第49-50页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第50-51页

论文共5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清代前中期盛京社会风俗变迁研究(1644-1800)
下一篇:书信中的明蒙边事--张四维《与鉴川王公论贡市书》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