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历史、地理
--
中国史
金代陕西战争研究
成汉国史初探
东周王朝庶孽之乱研究
魏晋南北朝时期《孙子兵法》的传播与接受研究
苏州古典园林经营管理的现代转型研究
1945-1949年南京国民政府农林部研究
利玛窦眼中的晚明饮食文化
裴庭裕及其《東觀奏記》研究
明代京师地区军匠研究
唐宋中央监察制度比较研究
《晚清名儒年谱》中的自编年谱研究
1899年营口鼠疫流行研究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廉政建设研究
从西姆拉会议看民国初期北京政府对西藏的治理
维新时期报刊与科技知识的传播:侧重阅读人群考察
抗日根据地生产类展览会研究
汉口中南银行的放款与投资研究(1923-1938)
1942年南京“大东亚战争博览会”研究
晚清汉口的美国人--基于《美国驻汉口领事报告(1861-1906)》的考察
近代口岸转口税制度与征收(1931-1942)
华北沦陷区《国民杂志》研究
训政下兰溪实验县自治研究(1933-1937)
日伪政权在武汉沦陷区的文化建构
“致力于拔高僧伽地位”:近代中国知识转型下的佛教振兴运动
商人、商帮与地方社会:成都市商民协会研究(1925-1931)
北魏中散诸职考述
《明英宗实录》勘误研究
金朝閤门司研究
辽宋汉官仕金比较研究
张敦仁数学工作研究
从《魏书》看北魏君臣的历史兴亡观
六朝吴郡四姓之盛衰与嬗变
西周食器稱謂及用途研究
唐代农书“稀见”问题及农书思想研究
“春秋笔”与“逍遥篇”--大礼议受贬官员杨慎研究
从“山中来客”到“闽南著姓”--漳浦蓝氏与明清政权
中古甘露的政治文化研究
春秋吴楚关系研究
《中堂事记》人物疏证
唐代选官活动中的审美因素研究
民国时期学生装研究
官方与民间:抗日战争时期江西的难民救济
民国江西乡村建设运动研究
民国济良所研究--以江浙地区为中心的考察(1927—1937)
1920年代“新经济政策”在中国的传播与反响研究
秦汉以吏为师的理论与实践
两晋江东士族的政治生态--以吴郡张氏为个案
两汉史学中的“宣汉”
明至民国时期婺源山林生态与保护--以乡规民约为例
吐蕃著名氏族韦氏研究
上一页
[17]
[18]
[19]
[20]
[2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