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隋、唐至清前期(581~1840年)论文--唐(618~907年)论文

唐代选官活动中的审美因素研究

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6页
绪论第9-21页
    第一节 本论题的研究价值与意义第9-14页
    第二节 本论题的研究现状第14-19页
    第三节 本论题研究的思路与创新点第19-21页
第一章 唐代选官活动中选官制度的结构之美第21-37页
    1.1 选官制度结构美的沿革第21-25页
        1.1.1 《周礼》六官结构的自然美学思想第21-22页
        1.1.2 汉朝察举制的多元结构美学思想第22-24页
        1.1.3 魏晋的九品中正制的数字美学思想第24-25页
    1.2 唐代选官制度自身的结构美第25-34页
        1.2.1 唐代选官制度的组成第25-29页
        1.2.2 唐代科举制度发展的审美特点第29-34页
    1.3 唐代三省六部制结构美的分析第34-37页
        1.3.1 三省六部制中蕴含的内容层面的审美第35-36页
        1.3.2 三省六部制中蕴含的形式层面的审美第36-37页
第二章 唐代选官活动中的考核内容之美第37-56页
    2.1 唐代官员选拔中对文辞才情之美的崇尚第37-50页
        2.1.1 诗词歌赋在科举考试中的地位第37-38页
        2.1.2 以文取士中的审美功利主义倾向第38-39页
        2.1.3 唐代诗歌美学对干谒诗的影响第39-50页
    2.2 唐代官员选拔中对书法艺术之美的追求第50-56页
        2.2.1 书法之美对唐代明书科的影响第50页
        2.2.2 以书取士审美标准的内涵第50-53页
        2.2.3 以书法审美入仕的案例分析第53-56页
第三章 唐代选官活动中的选拔人物之美第56-68页
    3.1 唐代人才选拔中的容止美第56-58页
    3.2 唐代人才选拔中的人格美第58-61页
        3.2.1 儒家道德型人格选拔中的审美内涵第58-61页
        3.2.2 道家隐逸型人格选拔中的审美因素第61页
    3.3 唐代人才选拔重视审美的原因第61-68页
        3.3.1 初唐的德治理念对选官活动的影响第61-63页
        3.3.2 唐代多元包容的文化氛围对人才观念的影响第63-65页
        3.3.3 唐代帝王的艺术才能和审美爱好对官吏选拔的影响第65-66页
        3.3.4 唐代官员选拔中的美学标准的融入第66-68页
结论第68-69页
参考文献第69-72页
攻读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第72-73页
致谢第73-75页

论文共7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审美的多维展开--中和之美与诗意栖居探究
下一篇:布尔迪厄趣味理论及其身份认同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