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十六国(304~439年)论文

成汉国史初探

中文摘要第4-5页
ABSTRACT第5页
绪论第8-17页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第8-9页
    二、相关古藉及研究现状综述第9-15页
    三、研究内容第15页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15-17页
第一章 成汉政权的兴衰与社会形态第17-31页
    一、西晋末年的社会形势与巴蜀地区的社会矛盾第17-20页
        (一)西晋政权的腐朽与内争第17-19页
        (二)民族矛盾的激化第19页
        (三)日益严重的流民问题第19-20页
    二、成汉的兴衰第20-27页
        (一)李特起兵与成汉政权的建立第20-23页
        (二)成汉政权的发展与全盛第23-25页
        (三)成汉政权的衰亡与桓温西征第25-27页
    三、成汉政权社会形态第27-31页
        (一)社会经济与社会性质第27-29页
        (二)成汉政权的文化与习俗第29-31页
第二章 成汉政权职官制度研究第31-58页
    一、武官体系的建立第31-37页
    二、王朝职官制度构架第37-52页
        (一)中央职官第38-49页
        (二)地方职官第49-52页
    三、王朝职官制度特点第52-58页
第三章 成汉政权的疆域第58-90页
    一、成汉政权的疆域发展与变动第58-71页
        (一)奠基时期疆域发展与变动第58-61页
        (二)王朝的疆域发展与变动第61-71页
    二、成汉政权地方行政区划第71-88页
        (一)梁州第72-77页
        (二)益州第77-80页
        (三)宁州第80-83页
        (四)荆州第83-84页
        (五)汉州第84-86页
        (六)安州第86-88页
    三、成汉政权地方制度的特点第88-90页
第四章 成汉政权的民族与民族关系第90-104页
    一、成汉的民族及其地理分布第90-100页
    二、成汉政权的民族关系第100-104页
结语第104-105页
参考文献第105-110页
附图第110-111页
    附图1 成汉玉衡十七年(327年)成汉政权疆域图第110-111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111-112页
致谢第112-113页

论文共113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东周王朝庶孽之乱研究
下一篇:金代陕西战争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