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引言 | 第6-9页 |
·古今中外,谈音乐与政治 | 第6页 |
·我国近代革命音乐史简述 | 第6-9页 |
第二章 音乐与政治关系概述 | 第9-13页 |
·音乐与政治在反映社会本质上都属于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思想上层建筑,具有同构性。从意识形态上看其互补关系 | 第9-11页 |
·音乐是浪漫与感性的艺术精神文化 | 第9页 |
·政治是严谨与理性的制度文化 | 第9页 |
·音乐调整着特有的政治秩序 | 第9-10页 |
·音乐反映一定的政治生活 | 第10-11页 |
·从音乐、政治产生、发展来看,它们都是为了建立新秩序,推翻或者改造旧秩序,都具有革命性。从革命性看互补关系 | 第11-13页 |
·音乐的革命性 | 第11页 |
·政治的革命性 | 第11-13页 |
第三章 音乐在我国近代政治变革中的重要作用 | 第13-25页 |
·从意识形态上看其重要作用 | 第13-16页 |
·民族意识的觉醒:告知民族耻辱和宣泄民族悲情 | 第13页 |
·民族认同的强调:民族历史,民族文化,民族自信心的重新构建 | 第13-16页 |
·民族精神的重塑:团结 自强 和平 开放 | 第16页 |
·从革命性看起重要作用 | 第16-25页 |
·模仿阶段 | 第16-18页 |
·对新民歌、城市小调的改编来激发群众的革命热情 | 第16-17页 |
·对西洋音乐的模仿向人民宣传民主新思想 | 第17-18页 |
·探索创新阶段 | 第18-23页 |
·1919——1931年,对国内革命音乐的不断探索创新 | 第18-20页 |
·工农革命歌曲及工农歌咏活动 | 第19页 |
·城市群众性歌咏运动 | 第19页 |
·革命民歌和工农红军歌曲 | 第19-20页 |
·1919——1945年,对抗日革命音乐的不断探索创新 | 第20-22页 |
·以聂耳为代表的抗日救亡歌咏运动 | 第20-21页 |
·以冼星海为代表的抗日歌咏运动 | 第21-22页 |
·1945——1949年,对解放战争音乐的不断探索创新 | 第22-23页 |
·国统区音乐 | 第22-23页 |
·解放区音乐 | 第23页 |
·多元化创新时代 | 第23-25页 |
第四章 结语 | 第25-26页 |
参考文献 | 第26-29页 |
致谢 | 第29页 |